如果提高了粮价,农民种地有赚头,还会出现农民出门打工的现象吗?
查看403个回答
403人回答

感谢邀请!作为一个乡村生活的爱好者,相信我可以给你一个满意的解答:

 即使粮价提高了,种地也有赚头了,农民还是会外出打工的。这是因为:

  外出打工已成为农民的一种“副业”。

  十几年前,种地是农民的“主业”。那时农民文化程度不高,没有技术,农民用工市场也很狭窄,农民也只能把种地收粮当做生活和生存的唯一出路。也只能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作,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现在就不同了,从农资价格来说,化肥每吨上涨10一20%左右,农药上涨20一30%,种子也有涨幅,就是机械耕作的价格也不断上涨;而粮食价格,小麦、水稻都有所下调,玉米每斤还超不过9毛,大豆价格低迷,始终在1.6一1.9之间震荡。虽然有粮食等补贴,但对栽种投资并起不到多大的减缓作用。种地基本赚不到钱,只把它当作糊口的一种方式。家庭日常开支、土地投入、孩子上学、赡养老人只能靠打工挣钱来维持。农民对种地惭惭失去了兴趣,打工成了农民养家的主要手段。农民没有打工的收入,很多人也许还是只解决了温饱的水平。

  粮价上涨,农民未必能真正赚到钱。

  粮食价格是根据整个大经济环境来定的,取决于“买”而非“卖”。也就是说由市场经济来决定的,由国家宏观调控着。国家已经撑着国际粮价的压力,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民的利益。也不会让粮食价格过快过高的增长,如果粮价涨幅过快,面粉、猪肉、蔬菜等等最基本的生活用品也开始涨价,势必引起农资的涨价,种地成本会更大;就连农民穿的、行得等等也涨价了。农民买不起的东西,仍是买不起!农民还是会出去打工挣钱养家,才能带来自身的安全感、优越感。

  农民种地、打工是“各行其是”,不冲突。

  这几年许多农民种地只是“顺手捎带”,农忙了回家种、收粮食;农闲了,出门打工去。就是“专职”打工的,种地收粮,是摞给了父母或妻子。种地有饭吃,打工有钱花。因为农民穷,才有了不得已的两手准备。即便是有提高了粮食价格的那种可能,也有农民有赚头的机会,粮食收入是一个方面;打工收入是另一个方面。两项合一的家庭收入不是很高了吗?农民也没有理由“断送”自家收入的另一条路子。打工仍是农工的“发财”梦。

  农民不会错失打工的那个“年龄段”。

  农村种地的多是六七十岁的老农民,也有八十多岁下地干活的。农民没有退休,只要身体能撑住,也就没有退休的那一天。打工就不同了,打工靠的是啥?是自己的身体。只有在身强力壮的时候,才能从事建筑等城市各行各业重体力的活。一旦过了五十多岁,已是打工的边缘人,会受到这样那样的限制和不公平的待遇。也就是说,粮食价格再涨,还是无法阻止农民趁“年轻”去打工的步伐和进程。

  农民种地苦,打工更苦,他们既盼望粮价上涨,种粮有赚头,又不想舍弃打工养家的收入。归根结底,还不就是因为农民贫穷的原因。如果农民都富裕了,谁还会舍家离口,过着到处奔波,“牛郎织女”的夫妻生活?

以上是个人经验之谈,希望可以帮到题主你,如对以上内容有不明白或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也可点赞关注我“土地大世界”,这边为你解答关于农村农业的问题。

2020年1月15日 14:52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