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什么朝代,叫什么?有何历史?
查看49个回答
49人回答

中国最早的纸币叫交子,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据考证,其发行于北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最早在成都万佛寺内印制,作为官方法定的货币流通,也称作“官交子”,在四川境内流通近80年。

交子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是中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比美国(1692年)、法国(1716年)等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

纸币出现在北宋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货币,而当时铜钱短缺,满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当时四川地区通行铁钱,铁钱值低量重,使用极为不便。当时一枚铜钱抵铁钱十枚,每千枚铁钱的重量,大钱25斤,中钱13斤。买一匹布需铁钱两万,重约500斤,要用车拉船载,很不方便。

成都是重要的经济重地,而且,蜀汉通往外界的道路又异常崎岖难行,因此客观上需要轻便的货币,这也是纸币最早出现于四川的主要原因。再者,北宋虽然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但全国货币并不统一,存在着几个货币区,各自为政,互不通用。当时有13路(宋代的行政单位)专用铜钱,4路专用铁钱,陕西、河东则铜铁钱兼用。

各个货币区又严禁货币外流,使用纸币正可防止铜铁钱外流。此外,宋朝政府经常受辽、夏、金的攻打,军费和赔款开支很大,也需要发行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种种原因促成了纸币——“交子”的产生。#我上头条#


2020年3月14日 12:04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