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辆买了国产车的朋友,第二辆还考虑国产的吗?
标签: 国产车 国产 朋友
查看218个回答
218人回答

这个问题一下子问到了整个80后群体的心路历程,那我就以自己在汽车行业13年的时间周期来简单阐述一下消费观念及市场变幻。

2007年开始步入了汽车一线销售的行列,也许现在谈起来还是很应景的,自己的青葱岁月历历在目。当时我从事的是长安商用车的销售,刚刚的大学毕业,没有什么社会经验,在自己的认知里汽车还是离自己很远的, 自己大学专业学的就是营销,虽然自己当时买不起汽车,那么买不起咱就自己卖,就这样“一脚踏进汽车门,从此了却红尘事”,开始了近13年的无假期模式,所有的假期与自己都统统无关。

2007——2016近10年的汽车高速增长时期,那个时代称之为汽车的井喷时代,也是卖方市场,无论是合资还是国产都得到了飞速发展。

2009年当我在销售一线卖了两年车,单身一人也没有女朋友,攒了点小钱,那是感觉工资的收入还是不错的。于是入手了自己人生的第一辆车,比亚迪刚刚上市的F0,just cool。当时是公司内部优秀员工可申请内部价格,由于我的出色工作,我很高兴的得到了一个名额。42900元,紫罗兰,带独立的转速表,当时确实被酷酷的颜值征服,人生的第一辆车。

现在总结起来,为什么第一辆车会选择国产,在当前的理由太简单了,穷,而且就是想拥有一辆车,不是来充门面,就是为了实用,价格会在5万区间, 当时也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国产的主流车型吉利自由舰,金刚。长安面包、比亚迪F3、F0、长城C30、等五万元左右的车型成为国产的主流。

经济发展快了,那么收入自然高了,2010年之后遍地开花,10万级车型开始成为主流,合资变成了,当时的主旋律。

北京现代、别克、雪佛兰、大众、丰田、本田等出现了神车,单一车型的年销量开始了10万+的暴增时代。

也许你还会想到凯越、桑塔纳、捷达、伊兰特、赛欧那个时代的宠儿。

2013年之后百花齐放,市场的容量越来越大,每年有近3000万新车的正常,品牌分化产生,国产品牌的不断整合和升级,打造了国产品牌的国际化品牌。例如比亚迪、吉利、传祺、长城等。



在这个期间我买了自己的第二辆车,2012年我家的千金来了,我挺感恩汽车行业,成就了我的婚姻家庭还有我的未来。我总是会戏谑的跟我的小情人说,你的奶粉钱都是爸爸卖车挣来的。当时是为了对空间的需求,衡量自己的财务状况,综合考虑买了一款标致308,原因其实也挺简单,就是我们集团公司标致内部员工购车优惠力度大,于是乎我就买了,平心而论,第一辆车国产那么第二辆车固定化的选择合资。

在市区的工薪阶层和中产阶级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合资品牌的汽车才是市场,国产品牌的车是山寨版。集中在70后。因为当时的70后是市场消费的主力。

销费结构改变带来市场的变革,80后成为汽车消费的主力时,品牌意识的改变,对真正的性价比的需求,带来了国产的黄金发展期。国产品牌由造车开始了造好车,造贵车的时代,国产和合资在20万以里的价位基本并驾齐驱。国产品牌的品牌力越来越高,认知也越来越高。

2015年之后开始是汽车智能化,科技化的创新,由表及里开始全面升级,中国造车开始全球化销售。合资品牌被市场倒逼开始做全面升级,中国市场不在是以前的全球畸形市场,变成第一大并且开始正常化的市场。

短短的13年汽车发生的变化太大了,到处都是自己青春的点滴。

人生第一辆车,选择一台国产车,为了实惠和实用。经过几年的奋斗,当时的合资品牌更加好所以换一辆合资品牌的车。然而2015年之后的短短5年,国产品牌车辆我自己认为真的已经超过了合资品牌的产品力,也许就差在了品牌力上,那么我再买车,那我一定会选择一台国产级的神车。长城、吉利、比亚迪都是不错的选择。

买车和人生一样。入门级的拥有,中产的升级,最初的回归。

总结,当下来买车,国产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2020年3月20日 16:44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