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一定要婚礼,宝宝一定要满月酒,人死一定要葬礼吗?这种习俗哪里来的?
查看221个回答
221人回答

参加婚礼会让人觉得开心幸福,出席满月酒能带给人生机和欢乐,举办葬礼则是表达对逝者的悲痛和祈愿。人生中,这些或大或小的“俗礼”真的不可或缺!

婚礼、出生(满月)、成人礼与丧礼一起被称为人生仪礼,是一个人在世间成长过程中的一系列仪式。

传统的婚礼仪式,是民俗文化的继承途径,也是本民族文化教育的仪式。

婚礼,实质上是一种宗教仪式或法律公证仪式,它的意义在于获取社会的承认和祝福,防止重婚,帮助新婚夫妇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和要求,准备承担社会责任。

在中国,婚礼原为“昏礼”,意在黄昏迎嫁。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故而得名。

婚礼是汉族传统文化精粹之一,婚聘之礼甚至可以追溯到甲骨文。3000多年前的周朝就已经有一套完整的“婚聘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与三书(即聘书、礼书和迎亲书)一起被合称为“三书六礼”。

举办一场婚礼,是对一份婚姻的承诺,也是对双方父母家人的交代。

相爱的两个人,从相识、相知到相守,再到踏入了婚姻殿堂,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也是需要亲朋好友送上祝福的事情。

婚礼则是这件喜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是整个婚姻旅程当中,仪式感最浓重的事情,不能马虎。

当然,现代社会中,年轻人也有不少“裸婚”主义者,婚礼的仪式也简化了不少。比如只领个结婚证,家人一起简单吃个饭,就算过了。这也无可厚非,毕竟,动辄花个百万千万大办婚礼的明星,也是大有人在,看个人自愿和经济实力吧,只要相爱的两个人没有异议,啥都不是事!

“满月”寓意着孩子美好人生的开始,长辈肯定非常看重。

满月酒,是指婴儿出生后一个月而举办的酒宴。

古时候人们普遍认为婴儿出生后存活一个月就是度过了一个难关,家长为了庆祝,祝愿新生儿健康成长,通常会举行满月礼仪式。

该仪式需要邀请亲朋好友参与见证,为孩子祈祷祝福。

这就是“满月酒”的来源。

现如今,也有为了省事,不办满月,只办百天,或者连百天都不办,直接过头生(第一个生日)的。这就要看夫妻双方如何考虑了。

通常还是办满月酒的比较多。

葬礼礼仪,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一种特殊文化,各个地区的风俗差异比较大,整个葬礼流程还是有很多的讲究。

葬礼一般是要召开规模大小不等的追悼会,追悼会的主要程序有向遗体或遗像致哀、有关人员致悼词、奏哀乐、向死者家属表示慰问等。

现在大部分农村地区,人死后也还是要举办葬礼、穿寿衣的,这并不是老祖宗迷信,而是为了缅怀先人,向逝者表达敬意,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够保佑子孙后代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至于某些地区的“土豪葬礼”则不必太过追捧,人活着不能如意,死后丧事大操大办,除了铺张浪费,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2020年4月2日 18:55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