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几个小时对于妈妈来说都是刻骨铭心的记忆,都是怎么度过的呢?
查看3个回答
3人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我真的是太有值得分享的经验了!


这个问题一下子让我想到了自己的故事。我当年的分娩过程经历很神奇,明明是一胎从来没当过妈,助产士却说,“你这速度比很多二胎的都快呀!”

有多快呢?比标准的分娩指导书籍描述的过程还顺利、耗时还短很多。


从见红到娃出生大约9个小时,宫颈从三指到全开用了30分钟,然后用了20分钟小宝宝顺产完成,过程太顺利,以至于每次跟别的妈妈说起来都会被吐槽,我都觉得自己仿佛从来没有生过孩子一样,因为听到太多的都是折腾、往返医院、顺转剖的也不少……于是大家下一个话题就是问我:你做了什么?


我仔细回忆了一下,确实也是有“经验”可分享给准妈们是:


第一,最最重要的,不少物质准备,而是思想准备。

这其中有两个方面:


1. 全面而科学的知识储备,不紧张不害怕。我不经意间做了充足的关于孕期、生产、分娩的知识储备---得益于当时我的工作。那时候我在一家国内非常知名的外资医院做市场方面的工作,其中工作内容之一就是给妇产科做宣传、组织产前课、邀请准妈妈们参观等等。


于是在N次的组织过程中,听助产士讲过N遍生宝宝的过程,音频、教学模型演示......各种方式讲解,我在怀孕期间几乎可以全面完整地分产程讲解整个分娩过程了。后来又自己看书(当时看的是西尔斯的《怀孕百科》),进一步详细了解,最后真的做到了就跟生过一样清楚,甚至很多稀里糊涂生过的妈妈们也不一地定比我更了解。


这样收获的最好心态准备就是,不慌不乱也不紧张,完全知道每个阶段会什么感觉,会遇到什么问题,自己该做什么,家人需要配合什么。


所以,没有我这样便利工作条件的,尽可能多做知识储备准没错。


2. 根据自己的情况,尽可能地把疑虑和医生沟通。这里要特别提醒的是,不要因为自己看了很多关于孕产的指导书籍,就固执地坚持 —— 无论是坚持非顺产不可,还是坚持要剖宫产。没有医生会拿自己负责的产妇的安全和健康冒险,因为那是拿医生的职业生涯冒险,在认真了解医生的判断的基础上,把自己的顾虑问清楚;遵照医嘱。


第二,一些实际的经验

  • 宫缩痛的时候不要大喊大叫,这除了浪费体力几乎没有任何用,还会搞的自己很紧张。我印象很深的是,我生的那天是一个星期六,产科的医生护士并不多,而且赶上中午,连仅有的几个值班护士都在轮班吃饭。在产房里只有一个助产士,我和另外一个准妈妈,我基本上全程都在听她此起彼伏的喊声,越是听她喊,我越是不想发出什么声音了,感觉那样把力气全都消耗光了。
  • 宫口开全之前,宫缩痛的时候手不要抓旁边的人或东西,同样的道理:这样会把力气转移了。不必刻意想要去“抵抗”,子宫也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体器官而已,顺着它的工作规律去收缩放松,而不是试图去控制和抵制它。
  • 可以利用想象帮助度过,因为宫口开全的过程,是子宫一部分肌肉收缩同时另一部分放松的配合过程,这样宫口才能越开越大。不妨想象穿紧身套头毛衣时候的情景,我们的头也有点像那个小宝宝,要穿过那个领口;当然,领口不能是原来的大小,需要一定的外力把它撑大一些头才能过去。


第三,不要被别人的经验误导。

道理很显然,怀孕和分娩这个过程就像小马过河,跟谁比都没有意义。


每个妈妈身体情况、对疼痛的承受度、感知度、性格特点等等,个体差异大,甚至相去甚远,而且每个没当过妈妈的人这件事的预期都不一样。


可能你看完我的这篇简短分享,觉得你做到我说的这些,也能想我一样—— 那就又是以偏概全了。


我的经验中不可复制的一点是,我生娃之前曾经有比较严重的痛经的经历,可能是塞翁失马,这让我对这方面和“疼痛”有关的预期和感知程度都更有经验,甚至对我来说,在这么全面的关于分娩的科学信息的学习和了解之后,真实的分娩过程对我来说更像是两次严重的痛经时长叠加而已。

我是孙丽,家庭教育行业从业者,欢迎关注我@家庭教育孙丽

如有关于这个主题您有想法或疑问,请在评论区留言。

2020年5月25日 12:47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