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也词穷了吗,起了100多个经典外号,为何对武松却敷衍了事?
查看67个回答
67人回答

纵览我国古代近2400多年的封建历史,农民起义可以说是一直贯穿其中的一个重要话题。而要说历朝历代中最精彩的一段农民起义,那还要数北宋年间的梁山的108将莫属。当然,可能很多朋友会说,这只是施耐庵在《水浒传》中的描写,真实历史上的梁山起义其实也就是普通的农民起义。

不过,小编今天要跟大家聊的这个话题,确实是跟《水浒传》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大家也不必在历史真实性这个问题上过多的纠结。

说到《水浒传》这部经

查看详情

2020年6月7日 14:57

武松打虎前基本没在江湖闯荡过,打虎武松到行者武松都非常贴近其本人,怎么能说外号敷衍了事呢?他出道那么早,篇幅那么长,怎么能说词穷呢?

查看详情

2020年7月15日 13:57

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如“霹雳火”,“母大虫”,“没羽箭”,“黑旋风”,“豹子头”,“花和尚”等都可以信手拈来,唯独武松这个“行者”是费了些心思的。

查看详情

2020年4月22日 12:12

应该叫武震天

查看详情

2020年5月6日 03:05

行者无疆,无拘无束,给武松起诨名还有比“行者"这个准确、贴切的吗?

查看详情

2020年5月24日 05:34

你看过古龙的欢乐英雄这本书吗?古龙在书里借王动和郭大路的对话把这个问题回答得很清楚。你可以去看看。

查看详情

2020年7月16日 03:18

施耐庵给武松起绰号“行者”才是最高明的,一点也不敷衍。施耐庵也没随随便便给武松起一个像别人那样的怪兽的名字。武松后来血溅鸳鸯楼之后一直是行者打扮,而最后还出了家,绰号很符合身份。“行者”又可以指一个逃犯,又可以是指修行的人。武松这一生不就是在与情理和国法的斗争中,践行他的人生道德信念,成为一个敢作敢为的英雄好汉吗?这在武松刚出场就体现出来了。他是打抱不平闯了祸才跑出江湖,然后在回乡途中,就在景阳冈

查看详情

2020年7月15日 12:38

武松不是江湖人,没有绰号!

水浒传描写武松,基本上是全面和完美的。没有不合理的地方,也不存在对武松敷衍了事。可以说武松这个人物,在书中交代的非常清楚。

武松从小就没有了爹娘,是哥哥拉扯大的。哥哥武大郎人才龌龊,其貌不扬,性格软弱,还常受人欺负,一边做点炊饼度日,一边养活弟弟武松,也是受尽苦头。

在这个过程中,身上有几个铜钱就不错了,还得做生意。基本上是不会给武松钱的。每当武大郎受欺负的时候,武松只能眼睁

查看详情

2020年4月23日 06:36

“行者”能配得上这个称号的只有两人,天上悟空,人间武松!

查看详情

2020年3月27日 14:17

对于武松这个人物,作者是给予了高度评价的。认为武松是一个具有佛心的人,打虎的武松是为人民除害。那虎已在景阳冈伤了多人,地方政府已经发出告示。

武松伦理感很强,面对嫂嫂的投怀送抱,武松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并且独自承担,搬出去住。西门庆害死武大,武松为兄报仇,拒绝威逼利诱斗杀西门庆。

武松很讲爱,醉打蒋门神,是为了帮助受苦难的人卖艺人。

武松在梁山也不愿滥杀无辜,因此,武松在梁山并不受重视。

作者认为武松是土匪

查看详情

2020年7月28日 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