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清政府为什么那么有钱?
查看113个回答
113人回答

谢谢邀请!

晚清末年,中央财政的收入确实呈现出很奇特的景象,即不断地大幅增长,给人以国库收入越来越多的“回光返照”印象。

有学者曾统计,第一次鸦片战争前,清王朝每年的国库收入约为4000万两银上下,而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后,国库收入已增长至每年6000万两银上下,到了1890年代则升至7000万两左右。进入20世纪,庚子事变后,清王朝在1903年的财政收入是1亿余两,到了王朝末年的宣统年间,则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年财政收入3亿两上下的夸张数字。

之所以出现这种财政收入的大幅上扬,主要得益于下面几个方面:

1、海关新税的增长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设立海关税务司制度,雇佣欧洲人充当中国海关的高级雇员,并在海关征管体系中引入欧洲式的制度。当时,经历第一、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对外通商口岸城市增多,中外贸易的额度也逐年上升,这种背景下,海关税的数量越来越多,对清王朝国库收入的增长起到了非常大的积极意义。例如1864年,外贸总值9000余万两,海关税收800余万两,而到了北洋海军成军的1888年,外贸规模到了2亿余两,海关税收高达2000万两,到了清王朝覆灭前的1910年,中国的外贸规模达到8亿余两,海关税收增长至3000余万两。

2、各项税收的增长

太平天国战争后,清王朝各项课税收入方面有大幅增长,除了征收新税、提高税率外,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厘金。厘金,可以简单理解为国内贸易税,清末随着国内局势渐趋平稳,商业繁盛,厘金的收入也不断增加,其中主要包括洋药厘金、土药厘金、百货厘金、盐厘等,后两种较好理解,前两种则分别指进口鸦片和国产鸦片的贸易税,是厘金中的大宗。在19世纪80年代,清王朝每年的厘金收入大致在1000万两上下,而到了清王朝灭亡前的1910年,则增长至4000万两规模,由此可见一斑。

3、近代化事业的收入

清末洋务运动时代,虽然以国防近代化建设为主,但也开办了一批官办国营的实业,诸如矿务等。到了甲午战争后,洋务事业的推进更为普遍,洋务企业的收入在国家收入中的比重也渐渐增长。到宣统年间,国营洋务企业的大宗是电报、邮政、铁路,其中电报年收入约1000万两,邮政年收入约900万两,铁路年收入约2000万两。

总体而言,清王朝末年,在磕磕绊绊中缓慢地进行近代化变革,而国库收入的增长,实际就是国家近代化的一项自然成果。同时,清末自太平天国、捻军、西北回乱等事件后,国内政局相对稳定,尤其是沿海的江浙、两广、长江流域等财富之区局势稳定,工商业繁荣,也是这种增长的重要原因。

还有一点较少被人注意的是。甲午战争后,清王朝放开了到国际金融市场上募集资金的闸门,即在国际市场发行国家债券筹集资金,除了用于支付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战争赔款的内容外,清政府为了兴办铁路等实业筹集本金,也从国际市场大量筹集资金,诸如1910年,发行外债近5000万两,其中1000余万用于海陆军建设,近3000万用于铁路修建等等。这些资金虽然属于债务,但客观上对促进实业建设,以及繁荣工商业也带来了积极效果。

2018年11月9日 02:05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