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亭那么重要,为什么诸葛亮不用赵云、魏延、姜维,而是用没有带兵打仗经验的马谡?
查看29个回答
29人回答

首先,马谡是主动请缨,别人都没有表示,诸葛亮也就势准许。主动的人一定是有准备有勇气的人,诸葛亮有一定的侥幸心理。第二蜀魏对垒祁山,从战局来看,赵云等人应该还有更重要的作用,所以马谡才没被拒绝。但诸葛亮是知道马谡的缺点的,所以不仅立下军令状,还又派王平作为副手帮助。

但细思,明明知道先帝白帝城托孤时就言过“马谡言过其实,终无大用”,为什么仍然把镇守街亭这样的大事交给马谡?纵然立下军令状,但以诸葛亮对马谡的了解,一纸军令状哪里是胜败的核心问题?可是诸葛亮还是在犹豫中给了马谡机会。但机会是个双刃剑,就在马谡和王平探讨“如果大战成功,你不要和我抢头功”的马前炮时,致命的错误已经犯下。

马谡之死最大的责任固然因为没有靠山近水扎下大营,是他个人没有自知之明, 也有王平劝说无效的因果,但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看,与马谡签下军令状的诸葛亮,对社稷的某种损失以及对马谡之死也难逃其咎 ,是他晚年政治生涯的一个败笔。

从先帝刘备托孤于诸葛亮来说,诸葛亮不可能故意让马谡阵守街亭并失守,累及祁山失利,有《出师表》为证一一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所以,诸葛亮是失误,不是故意,因为没有故意的理由,于先帝于蜀于马谡,都是这样。因为故意,就是事故,代价很大。






2019年1月29日 10:49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