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米尔斯理论博大精深被称为“标准模型”,为什么没有获得诺贝尔奖?
查看16个回答
16人回答

This theoretical model, already ranked alongside the works of Newton, Maxwell, and Einstein, will surely have a comparable influence on future generations.(这个理论模型,已经达到了与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的理论相提并论的高度,它将影响未来几代人的研究)。



以上这段话,是1994年美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奖项——“鲍尔奖”授予“杨——米尔斯理论”时的评语,对这个理论有非常高的评价。按照现代物理学的发展轨迹,大致来说,有四个里程碑式的阶段,第一阶段:以牛顿的“引力场论”为标志;第二阶段:以麦克斯韦的“电磁场论”为标志;第三阶段:以爱因斯坦的“相对场论”为标志;第四阶段,就是以杨——米尔斯理论为核心内容,而建立的“统一场论”(或者叫“规范场论”)为标志。所以说,杨振宁教授是一位能与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等伟大的物理学家并肩的理论物理学大师。这么说,是一点都不为过的。至少,目前仍然健在的物理学大师之中,没有成就比他更高的人了。

按理说,这么伟大的理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应该是不在话下的,但事实并非如此,这是因为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属性问题,诺贝尔物理学奖主要是针对实验物理而设立的,只对那些能用具体的物理实验来验证科学理论的物理学家进行奖励,并不看重建立理论公式的物理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建立了著名的“相对论”,可是这并没有让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定律”被实验证明后,却获得了诺贝尔奖。同理,杨——米尔斯理论虽然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但是,基于杨——米尔斯理论所做出了的很多实验结果,却获得了诺贝尔奖。

所以说,杨——米尔斯理论确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物理“标准模型”,它所奠定的理论基础孕育了一系列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9年5月12日 14:17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