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极限寿命是多少?
标签: 寿命 极限 人类
查看185个回答
185人回答

90后,复旦医学院硕士一枚~

目前,随着科学医疗水平的进步,人类的平均寿命相比100年前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这种上升的趋势是不可能无限发展下去的,人类的寿命最终会触及“顶峰”。

那么问题来了,人类的寿命极限是多少呢?

首先,神学我不太懂,就不跟大家从神学上讨论啦~我是一个医学僧,就从端粒学说的角度来跟大家一起聊聊人类寿命的极限吧~(欢迎其他学说的旁友们一起探讨哈)

1961年,美国衰老研究专家Hayflik研究发现,人类胚胎二倍体成纤维细胞的分裂次数是有限的,分裂约50次后细胞就会萎缩、衰老,并最终死亡,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为“海弗利克极限”。每分裂一次细胞会存活约2.4年,据此推算,人类的终极寿命就应该是120岁。(比题目中的100岁还多20岁呢!)

也就是说,细胞分裂能力越强的生物寿命越长,分裂次数越多越接近生命的终点。

嗯,看来我以后每天要试试用意念控制自己的细胞分裂了,心中默念:“别分裂了,别分裂了……说你呢,行了!”(手动狗头)


那为什么细胞分裂是有极限的呢?我们先从DNA的复制开始说起(生物好的同学可以跳过)

亲代的DNA分子在解螺旋酶的作用下,从复制起点开始,双链之间的氢键断开,成为两条单股的多核苷酸链。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单核苷酸串联成多聚核苷酸片段,再经过DNA连接酶的作用聚合成一条完整的DNA链。在DNA复制过程中,依据碱基互补原则合成新的DNA链,由此合成的新链和旧链之间呈现互补关系,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DNA双链。因此,在复制完成后,两条模板链就分别成为新链中的一条链,一般将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DNA分子变成两个DNA,这两个DNA分子一模一样。

1、起始阶段:DNA要复制前,首先要解开双链,这一步由DNA解旋酶来完成,双链之间的氢键断开,成为两条单股的多核苷酸链,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一条链的方向是5‘-3’,另一条是3‘-5’。

2、DNA片段的生成:接着DNA聚合酶开始干活,但两条DNA链复制过程其实并不对称。因为DNA聚合酶有一个怪癖,它只能从DNA的5'端开始向3'端合成,并且前面必须要有DNA或者RNA为引物。其中一条旧链的起点是3', 那么聚合酶用它做为模板合成一条5'->3'的新链,可以一直顺着开始复制。

但是,另一条旧链的起点是5',如果也从起点合成DNA的话就会违反了从5'端开始向3'端合成的规律,所以DNA聚合酶在DNA模板的不同位置加入,其复制点前面会被加上一段RNA引物,然后在RNA引物的引发下向相反方向开始合成DNA小片段,采用此方法一直 重复合成,因此就形成了数以千计的DNA片段,并且被RNA引物分隔开,这些片段叫做冈崎片段。

3、RNA引物的替换:以滞后链为模板的新链上的RNA引物会被核酸外切酶剪贴下来,再被另一种聚合酶添上DNA。

4、DNA连接酶将DNA片段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DNA分子,这样就形成了一条完整的DNA新链。

然而,由于聚合酶在添补RNA空出来的位置时,依旧需要前面有DNA,它才能往上填。这对于中间位置的空缺来说没有问题,但是链条最末端却没有DNA,因此末端的空缺就无法添补。所以只要DNA每进行一次复制,DNA链末端就会丢失一小截。

但是,D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对人体至关重要,如果这样复制下去,那就会导致DNA链上存在的遗传信息遭到丢失,从而导致无法维持机体的长期稳定。

重点来了!!200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发现:为了保护遗传信息不丢失,在染色体末端有一长串不带遗传信息的DNA序列,就是端粒。

端粒是由真核细胞线性染色体末端的一段非编码DNA串联重复序列以及一系列相关蛋白组成的一个特殊的DNA-蛋白复合体,是细胞内染色体末端的‘保护帽’。对于哺乳动物而言,端粒的存在可以维持染色体末端稳定,端粒的长度会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而不断缩短,从而确保细胞内的DNA以及遗传信息能够稳定完整的存在。但是,随着端粒的不断缩短,会致使细胞内的基因组无法维持在稳定状态,最终导致细胞老化、死亡或癌变,端粒也因此被科学家们称为“生命时钟”。

可能有旁友要说了,“为什么细胞不能无限分裂呢,要是身体里能长出无限分裂的细胞就好了”。嗯,有时候是会长出来的,但最好还是别被你赶上,因为癌细胞就是这种可以无限分裂的变异品种。

所以我们就要说说端粒酶了,端粒酶是具有逆转录活性的核糖核蛋白聚合酶,可以让细胞增加分裂次数,能把缩短的端粒再重新延长一部分。

在体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极低,低到无法表达,以至于不能稳定端粒长度,这可能是我们衰老的原因。但是在绝大多数癌细胞癌,端粒酶的活性却维持在较高的程度,使癌细胞能够无限增值。

大多数人类癌细胞(85%-90%)通过激活端粒酶的机制来实现无限的增殖潜力;其余10%-15%的肿瘤细胞则通过端粒延长替代机制 (alteractive lengthening of telomere, ALT)来维持端粒的长度

也许未来科学家会利用癌细胞无限分裂的原理来大大延长普通人的寿命(个人猜想),人人都能当上“万岁”。

但真的到了那一天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社会伦理问题。比如可能有人会想,反正时间有的是,我先拿一百年时间来打打麻将吧,先打个够。另外人们形容美好的婚姻总是说百年好合,没有人说“万年好合”的,要是人人活得都这么长,会不会有人觉得一生一世的婚姻太漫长太难熬了?会不会要求给婚姻定个合同期限呢?


希望能帮助到您,请您点击上方或下方“”关注“”您将收到健康领域的最新资讯。欢迎留言评论参与大家的互动!

2019年9月12日 18:43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