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为什么在日本宣布投降后,还要出兵占领千岛群岛,斯大林这样做目的是什么呢?
查看98个回答
98人回答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半程实际上就是美国与苏联的博弈。两个同属世界反法西斯联盟阵营的军事强国已经在谋划二战结束之后的世界格局,同时为了二战之后自己在国际上的地位,提前在全球范围内布局军事力量和影响力,同时组建阵营和抢占盟友。


首先美国本土由于远离战争和战火,并且在二战中除了被日本偷袭了珍珠港以外,本土并没有受到任何的军事威胁和军事打击。而且美国在二战爆发初期并没有直接参战,而是利用战争左右逢源大发战争财,因此美国在二战中所处的地位和获得的利益是最有利的。

当美国在1941年被日本拖入战争的漩涡之后,美国便开始了一个更大的野心布局。那就是在二战结束之后,要将传统的大国和经济社会发达地区如欧洲和亚洲全部控制在自己手中,使这些地区和国家听从美国的安排和服从美国的国家意志,进而实现美国称霸全球的目的!毕竟此时的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只不过是欧洲的附庸和殖民地。

转过来看一下此时的苏联,1941年对于苏联来说是值得铭记的一年!这一年的6月22日,德国单方面撕毁双方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德国法西斯开始执行早已拟定好的“巴巴罗萨”计划,悍然发动侵略苏联的战争,德国的百万大军兵分三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军苏联!苏联方面则节节败退并且很快丧失了自己在欧洲的大部分领土。到了年底时德国的兵锋直逼首都莫斯科。

从这一时期的国际形势来看,加入到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可以说拥有着称霸世界的实力,苏联此时尚处于卫国战争早期阶段,根本无力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争夺话语权。

然而苏联打赢了卫国战争,苏联凭借着制度优势充分调动苏联军民的反抗意识和保家卫国的情怀,在全国军民的抵抗下,抵挡住了德国在苏联境内的进攻。并且最终实现了战场敌我优势的反转进而于1945年夏天攻取了德国的首都柏林!这就使得苏联在欧洲形成了与美国相对对等和平衡的地位,在二战后苏美两国各自影响着半个欧洲地区。

然而在亚洲的军事力量和影响力之间的差距则十分巨大,这种不利局面使得苏联当时的领导人斯大林十分的焦虑。毕竟此时的日本法西斯已经在做困兽之斗,整个太平洋地区和东南亚地区已经悉数被美军接管和控制!因此苏联红军在攻破德国首都柏林之后赶紧集结兵力奔赴远东地区。根据雅尔塔会议中的协定,苏联先是派遣苏联红军从远东地区进攻驻扎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日本关东军。半个月的时间便将整个日本关东军全部消灭或者俘虏。

然而此时美国已经完成了对日本本土的围堆堵截和轮番轰炸,并且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枚原子弹。日本天皇已经开始考虑接受《波茨坦公告》中的全部条款,并且于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然而此时的苏联在整个东亚地区和太平洋地区尚无任何利益和军事影响力可言。因此在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并且无条件投降三天后,苏联为了自身的利益仍然没有放弃对日本的进攻,迅速出兵占领了千岛群岛。并且按照苏联斯大林的计划甚至想要以千岛群岛为跳板。继续攻占日本的北海道然后由北至南的攻入日本本土。只可惜日本天皇早已经宣布投降,并且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也不愿看到苏联在日本与自己分庭抗礼!像德国那样被苏美共同分割接管!

斯大林这么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给苏联争取更多的利益,同时部署更多的军事和影响力在太平洋和东亚地区。只不过日本天皇早早的宣布投降而没有给斯大林足够的时间和机会,使其在东亚地区和太平洋地区形成与美国分庭抗礼的局面和形势。

因此才有了我们看到的二战结束之后苏美两个国家冷战的国际格局。然而苏联因为在对日作战中没有获得太多的利益,而在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一直无法实现制衡美国的目的。最终导致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以苏联的解体而告终。

2019年9月20日 04:38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