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税收增加
田赋、盐课、厘金(商业税)、关税、洋、土药厘税(鸦片税),这几个税种占了清朝财政收入的大头,加上其他小税种的收入,清朝宣统元年的收入达到了惊人的2.63亿两白银!
田赋是中国古代最早就有的税种,也是各个朝代的主要收入来源。从咸丰二年开始,清政府就在四川开始加收田赋附加税,随后在全国多省开始增收,全国八年间增收的田赋达到了1000多万两。甲午战争后田赋附加税更加严重,以河北定县为例,甲午战争之后定县的田赋附加税比甲午战争之前增加了3.5倍。也就是说,田赋收入增加,是清政府把财政压力分派到农民身上的结果。
盐课道光年间,清政府每年盐税收入不过700多万两。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不断增加盐税导致盐价不断上涨,到了甲午战争前,全国盐价比起鸦片战争前已经增加了一倍多。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再次增加了盐课,导致盐价再次增长了百分之六十。食盐是生活必需品,清政府通过涨价食盐来将财政压力转嫁给全体国民,使得盐课在清末达到四千万两的财政收入。
二、大量铸钱
当清政府宣布铜元成为法定货币的时候,意味着很多“新钱”也就出来了,这种铜钱的机制钱大约从1901年前后开始大规模出现,与白银共同流通。从1900年之后的清朝繁荣,和印“钱”直接相关。
可是,我们知道一件事,古代实行贵金属货币制度,铜矿需要开采和冶炼,铸钱是需要成本的,铜钱的面值也需要与白银的价值相对称。
但清政府又进行了创造性动作,9克重的铜圆,实际价值为两文多,面值标注为十文,清政府就实现了7文多的利润,钱财滚滚而来,虽然大量的白银赔偿给外国人,用白银来衡量出现巨额的财政赤字,但自身并不缺钱,财源滚滚之下就可以支撑大规模军备等财政支出。
三、工商业的发展
首先应当承认,对外开放、洋务运动和镇压太平军后较长时间的国内局势比较安定,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从而让清政府的财政收入有了“新增长点”。特别是前者很大程度上摒弃了旧有的“重农抑商”思维,改为鼓励民族工商业发展和对外贸易,由此突破了传统封建社会财政收入主要靠农业税、盐税的狭窄路径限制,开辟了建立在近代工商业基础上的关税、厘金等新税种。
从净水设备到蒸汽设备,再到发电设备以及各种制造设备,晚清都建造了自己的工厂。
1890年,时任湖广总督张之洞为解决修筑铁路的用钢之需,筹办了汉阳铁厂。不仅如此,中国人正在一步步地建立属于自己的石油和采矿公司。
1900年代后,大清的现代邮政系统正在全国各个地区迅速普及。到1909年,邮局的数量已达到3973家。在十几年前,电报服务只限于几个滨海城市,大清的民众对电话这个新事物更是闻所未闻。1900年代后,电话线连接着主要的人口聚居区,电话网络覆盖了181个城市,数百个满清政府部门也配备了电话机。大清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商业时代。
我是老鱼,关注我,每天和你一起看世界,品历史,长见识,树人格。
copyright 2019-2020 聚答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16363号 大地主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