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为什么在日本宣布投降后,还要出兵占领千岛群岛,斯大林这样做目的是什么呢?
查看98个回答
98人回答

1945年8月,在纳粹德国已经投降,二战已经接近尾声的时候,苏联红军穿过西伯利亚,集结起了一只钢铁洪流,在极短时间内攻入东北地区,消灭了日本的最后一张底牌——关东军。日本的毁灭已经成为定局,美苏两个最主要的战胜国开始划分战后的势力范围。

在雅尔塔会议上,英美已经与苏联达成了苏联出兵东北后,分治朝鲜半岛的计划,但却没有决定到底由哪一方的军队来完成对朝鲜的作战任务。而与此同时,在15日终战诏书发表之后,盟军已经开始筹划接收日本列岛。按照战前的协议,苏联本应享有北海道地区,但由于种种原因,美国并不愿意执行分割日本列岛的计划,在英、澳和中国将各自占领区移交给美国之后。美国决定将苏联的势力排除在日本之外。

斯大林并不想要放弃日本列岛,他深知战争一旦结束,世界将会进入美苏对抗的新时代,在欧洲方面,苏联可以凭借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卫星国与欧洲盟军对抗。但是在亚太地区,苏联的海军在40年代还很弱小,在远东地区的存在感也不足。如果美军以日本为基地建设一个用于前进的海军基地,会对苏联的太平洋出海口与物资丰富的西伯利亚地区造成极大威胁。

因此斯大林决定出兵千岛群岛。

8月17日,斯大林下达了苏军登岛作战,夺取千岛群岛的计划。

一方面,考虑到美国的诚意不足,尤其是反共主义浓厚的杜鲁门总统并不如罗斯福总统那样信守诺言,苏联有很大概率无法将北海道纳入势力范围;另一方面则是由千岛群岛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千岛群岛距离北海道很近,同时也和苏联控制下的库页岛形成掎角之势,如果美国及其盟军准备从日本出发对苏联远东地区发起进攻,千岛群岛与库页岛上的海军和空军力量可以立刻启程阻击。同时也可以作为前进基地攻入北海道,摧毁西方势力在西太平洋的最大军事基地。

由此,苏联会在与美国对抗中不至于落入下风,欧洲战场苏联红军能够和波兰、罗马尼亚、东德、匈牙利的军队一起挡住欧洲军队和美军的攻击。而保住太平洋能够避免被迫从波罗的海和黑海调集舰队,跨越大半个地球前来支援的窘迫局面。毕竟斯大林对于日俄战争记忆犹新,他绝对不愿意重复因为太平洋军事力量薄弱而丧失海军主要战斗力的悲剧。

另一方面,千岛群岛有丰富的渔业资源,经济价值很高,对于战后急需恢复发展的苏联来说。千岛群岛能够提供丰富的渔业资源,为经济复苏增添动力。同时也能满足国内消费需要,可谓是极具有战争价值,又具有经济优势的重要岛屿。

2019年12月2日 12:42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