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在安庆兵败后为什么不撤回天京?
查看15个回答
15人回答

1861年9月安庆陷落是太平天国走向失败的转折点,在对年轻有为的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是巨大的打击,陈玉成为此受到洪秀全的严厉处罚,甚至被剥夺了英王的王位。

面对这样巨大的屈辱,不用说少年得志威震天下的年轻英雄陈玉成,就是一般稍微有自尊心的人都不会厚着脸皮去天京自取其辱。

在安庆陷落之前的三四年时间,其实是陈玉成一生的巅峰时期。

1857年1月--5月,20岁的陈玉成率领太平军先后克无为,庐江,舒城等地,5月,战线由安徽推进至湖北,又连克黄梅,广济,黄州,蕲水,罗田。10月陈玉成被封为又正掌率,成天豫。

太平天国在1858年恢复了五军主将制,陈玉成为前军主将。

1858年8月,陈玉成、李秀成约集太平军各地将领大会于安徽枞阳,制订粉碎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的作战方案。

陈玉成率领太平军攻占庐州,9月直逼滁州乌衣。在这里与李秀成部会师。太平军奋力合击清江北大营统帅德兴阿和蒙古都统胜保。

为了消灭清军主力胜保的骑兵,陈玉成部署了一支伏兵刀牌手。2胜保骑兵来犯,陈玉成率领刀牌手一跃而起冲入敌阵,刀削马足,杀得清军人仰马翻,胜保落荒而逃。紧接着一举攻下浦口,歼灭清军一万余人,使得德兴阿付出巨大代价。

陈玉成、李秀成乘胜分兵横扫苏北战场,各路清军,望风溃散。浦口一役的胜利,摧毁了江北大营,解除了清军截断天京供应的威胁,使太平天国在天京事变和石达开出走后的被动局面开始扭转,军威得到了重振。

1858年11月陈玉成在李秀成的配合下,于三河镇大败湘军李续宾部,歼其精锐六千人,李续宾被迫自杀。

浦口、三河两役的胜利,在太平天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它鼓舞了士气,稳定了局势,太平军从此转为主动。陈玉成、李秀成在战斗中所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杰出贡献,使他们成为太平天国后期威名显赫的将领。

1859年3月陈玉成在安徽官亭大败清安徽巡抚李孟群军,生擒李孟群。3月-6月陈玉成在安徽三次击败清钦差大臣胜保军,

1859年6月,22岁的陈玉成被晋封为英王,这是陈玉成一生最辉煌的巅峰时刻。

10月陈玉成在陵子口击败清总兵冯子材部,六合之围遂解。11月陈玉成与李秀成联合进攻浦口,毁清营五十余座,击毙清军提督周天培。

1860年,太平军发动了围歼江南大营的战役。太平军采用“围魏救赵”的策略,李秀成从芜湖发兵,突然攻占清军粮饷基地杭州,以引诱江南大营分兵来救。江南大营统帅和春果然中计。李秀成当即回师与从上游赶来的陈玉成部猛烈合击江南大营,连破清军营垒五十余座,数万清兵溃散,和春狼狈逃窜。“营内存银十余万,军火局内所有枪炮、火药、铅子等项不计其数”,都成了太平军的战利品。粉碎江南大营的胜利,再次解除了天京之围。

天京解围后,1860年5月,洪秀全在天京主持召开了高级将领会议。洪秀全批准了洪仁玕提出的战略计划。为了执行先东进、后西上的方针,陈玉成、李秀成在人民支持下以破竹之势,迅速解放了江浙大部分地区,江南清军几乎全部瓦解,清将和春等在绝望中自杀。

陈玉成协助李秀成夺取了苏州、常州、无锡等地,切断了清朝在东南的财源。

江浙向来是清朝的财赋重地,现为太平军所攻陷,清廷自然是十分震骇。为此,慈禧和恭亲王奕訢急命曾国藩救援江浙战场。

在太平军势如破竹形势大好的情况下,老奸巨猾的湘军统帅曾国藩却意识到了安庆是决定双方胜负最关键的棋眼,曾国藩死死咬着不放,全力攻打安庆。

因此曾国藩并没有理会慈禧的诏书。 他当时一面敷衍清廷,派部分军队摆出了东进苏常的架势,一面则加紧向安庆合围。乘太平军反应过来之前,完全拔掉了安庆的外围屏障工事,从而使安庆完全暴露在了湘军的兵锋之下。

1860年9月初,鉴于安庆形势危急,洪秀全再次召集诸将于南京商议对策。陈玉成看到湘军主力置于安庆,而其后方的湖北则兵力空虚。便当即建议“围魏救赵”之计,以南北二路主力合攻武昌,促使湘军回师救援,以解安庆之围。

洪秀全当即采纳陈玉成建议,分五路由大江南北并进,其部署为:英王陈玉成率军从长江北岸西进,经皖北入鄂东;忠王李秀成率军从长江南岸西进,经皖南、江西入鄂东南;辅王杨辅清、定南主将黄文金率军沿长江南岸趋赣北;侍王李世贤率军经皖南入赣东;右军主将刘官芳率军攻祁门曾国藩大营。

五路中,陈玉成、李秀成为主力,取钳形攻势,预定于次年春会师武汉,以调动围攻安庆之敌。其他三路主要是牵制皖南和江西湘军,并伺机歼敌。

1860年11月下旬,陈玉成联合捻军龚得树等部共约10万余人,沿江北进至桐城西南挂车河一带。时安庆外围湘军不足4万人,陈玉成于12月上旬试图直接救援安庆,为多隆阿、李续宜所阻。

1861年1月,陈玉成又分兵攻枞阳,欲打破敌合围,也未成功。

1861年2月,陈玉成决定放弃救安庆,继续他的“围魏救赵”之计。当月,他指挥所部攻克清军把守的霍山,打开了太平军西进的大门。

然后陈玉成率军翻越大别山,以横扫千军之势向湖北挺进,数天之内连克英山、蕲水等地。

到了3月22日,太平军袭破黄州府,打到了离湖北省会武昌只有200余里的地方。

当时,武昌城内的清兵只有两千余人,湖北巡抚胡林翼听说陈玉成杀到,又急又气,吐血不止,一面哀叹自己蠢的要死,为了配合曾国藩打安庆,连老家都不顾了。一面赶紧派人到安庆前线,欲调回正在协助湘军围安庆的鄂军。

如果此时陈玉成挥军直进,攻克只有两千多清军的武昌十拿九稳。曾国藩也狼狈不堪,别安庆没拿下,江浙也被太平军攻占,湖北如果再被陈玉成攻占。届时,慈禧非得治他一个丧师失地之罪。

可惜关键时刻,陈玉成犯了一生中最大的失误。他误信了英国参赞巴夏礼的威胁,中止了攻打武昌,而是选择分兵数路,攻占德安、随州、应城等地,以待李秀成的南路军到来。

如果换成多次大破英法联军及美国人华尔领导的洋枪队的李秀成,绝对不会把英国人的威胁放在眼里,李秀成会毫不犹豫攻克武昌,可惜陈玉成太把英国人当回事,错过了一举攻克武昌彻底扭转战局的大好良机。

当时李秀成一直想打浙江,对配合陈玉成进攻湖北并不积极。他的南路军自1860年10月从南京出发,便一路转战皖南和浙江境内,直到1861年6月才从江西进入湖北。

而早在两个月前,陈玉成就已经撤出湖北,回到了安徽。 李秀成听说陈玉成去救安庆了,就干脆率部回浙江了。既不围武昌,也不救安庆。

太平天国的两位主将都缺乏大局观,李秀成太看重江浙,陈玉成太看重安徽,导致失去了轻松攻占湖北捣毁湘军老巢的良机。

于是安庆保卫战,就完全变成了陈玉成一个人的事。太平军此次西征武昌解救安庆以围魏救赵的战略计划也是功败垂成。

1861年4月底,陈玉成率军三万人进至安庆外围集贤关,逼近围城的曾国荃所部湘军。

此时洪秀全也看出了安庆的安危所在,调集了天京附近的全部太平军由洪仁玕率领,前往救援。

但洪秀全最大的失误是没有命令实力最强的李秀成部太平军攻占武昌或者救援安庆。

曾国藩听说洪仁玕来了,也则亲临安庆督战,并调远在湖北的湘军鲍超部和在江西的成大吉部赴援安庆。一时间,安庆外围各路大军云集,形成了层层的包围与反包围的战线。

1861年5月1日,陈玉成派部将吴定彩率1000余名太平军将士从菱湖大营进入安庆城中助守,自已则率军向围城湘军展开攻击。

曾国荃见势,急派杨载福的湘军水师,顽强抵挡陈玉成的进攻。双方激战一天,太平军武器不如湘军,伤亡很大,未能取得进展。

第二天,陈玉成率军再攻,洪仁玕、林绍璋、吴如孝所部太平军也前来增援。湘军悍将多隆阿带兵万余人迎头拦阻洪仁玕等军,双方在横山铺一带发生激战。由于洪仁玕和林绍璋、吴如孝部的太平军多是新兵,临阵惊慌,顿时形成溃败,洪仁玕等只好退守桐城。这一天的大战又是以太平军战败告终。

此后四个多月,太平军和湘军在安庆外围打的血流成河,双方都有增兵,太平军最多的一次增兵是杨辅清带来的五万人。

但是太平军的武器不如湘军,每一次冲锋都被湘军硬生生又顶了回去。

如此激战了一百多天,安庆城外的护城河都被河水染红了,但是安庆城的围困,太平军就是解不了围。

1861年6月,陈玉成身边只剩万余人,洪仁玕等人也退回了南京。

陈玉成、洪仁玕当时反复派人去请拥兵40万的李秀成助战,可李秀成就是不救援安庆,反而一路东进,进攻苏州和杭州。

归根到底是李秀成缺乏大局观,他认为安庆是陈玉成的地盘,与自己关系不大。李秀成觉得只要自己能一举攻下苏杭及上海等东南繁华之地,一切都无所谓。

最终,湘军完全占据了安庆大战的上风。

1861年8月21日至24日,陈玉成、辅王杨辅清率太平军四五万人陆续进入集贤关内,扎营40余座,城内的太平军守军亦列阵于西门一带。

8月25日至28日,陈玉成指挥太平军十余路猛攻湘军后壕,前仆后继,轮番冲锋十余次,均为湘军凶猛火力所阻,损失甚重。

8月28日至9月2日,太平军又连连进袭,亦未得手。

时安庆城中粮尽弹绝,湘军乘势猛攻。

1861年9月5日凌晨,曾国荃率领的湘军于北城轰塌城墙,蜂拥登城,攻入城内,滥肆屠杀。太平军守将叶芸来及平西主将吴定彩与万余守军全部殉难,安庆陷落。

陈玉成在城外望着安庆城内的大火,悲从心起,却又无可奈何,只得迫率残部退守桐城。

湘军见陈玉成退却,又继续追击,陈玉成抵挡不住,只得又退往庐州。湘军通往南京的大路完全洞开。

安庆失守后,洪秀全担心前线退下来的溃兵会扰乱南京,便断绝了与安徽的联系,同时还派人数落陈玉成的无能,将他撤职。

洪秀全却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失误,即没有严令李秀成配合陈玉成攻占武昌或者救援安庆,而一味责怪陈玉成,导致陈玉成急于翻盘而病急乱投医,可以说是洪秀全逼死了陈玉成。

庐州即现在的合肥是安徽军事重地,不仅是通往中原的战略要地,而且还是天京的屯粮地,陈玉成奏报天王洪秀全“请命自守”。

虽然在前期的安庆保卫战损失了大量精锐,但陈玉成手里仍然掌握了数万兵力,尚具有一定的实力,心高气傲的青年英王此时心中仍具鸿鹄之志,他计划“分兵扫北,由汴梁直取燕京,共归一统”。

此时清军大兵压境,庐州城内粮草不足,难以久守,陈玉成却下了一步闲棋,派扶王陈得才、遵王赖文光等四王远征西北招兵买马。

1862年2月初,陈得才等率领太平军精锐三万余人出发,行动纲领是“往河南、陕西等处去打江山,广招兵马,早复皖省”。

西征大军北上后,陈玉成的庐州守军更加势单力薄,在清军的围攻下处境日渐艰险。

不久,庐州孤城再难固守的情况下,陈玉成打算弃城北走,同远征的西北军会合。

就在此时,盘踞寿州的苗沛霖以愿意帮助陈玉成进取河南为由,游说陈玉成向寿州突围!

苗沛霖曾被太平天国封为“奏王”,是个见风使舵之人,谁得势他就投靠谁,曾先后三次反清又两次变节。

苗沛霖和陈玉成在皖北曾经有过密切合作,所以他的游说对陈玉成有很大的诱惑力。

此时的苗沛霖见太平军形势不妙已经偷偷地投降了清军,但陈玉成并未察觉他已投敌。尚对翻盘抱有幻想的陈玉成在部下强烈反对下,仍坚持率领数千精锐骑兵向寿州突围,结果正中苗沛霖奸计,被苗俘虏并送往清军胜保大营后慷慨就义,年仅25岁。

陈玉成的牺牲,对太平天国是致命的打击,标志着太平军在天京西部与北部的势力完全瓦解,清军可直攻南京,太平天国已不可避免地走向不归路。

2019年12月14日 16:42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