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为什么在日本宣布投降后,还要出兵占领千岛群岛,斯大林这样做目的是什么呢?
查看98个回答
98人回答

1945年2月,苏联、美国、英国三国首脑在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皇宫里,举行了一次制定新世界秩序和利益分配问题讨论的秘密会议。会议最终达成了《苏美英三国关于日本的协定》。日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遭到了盟军国家的无情瓜分。

这个协定又被称为《雅尔塔协定》。在协定中,日本的千岛群岛,在战后会被划给苏联。然而在日本投降之后,斯大林却火急火燎地派出大军,以武力强行占领千岛群岛。

(三国首脑旧照)

那么,明明协议中规定了千岛群岛属于苏联,为什么斯大林还这么心急呢?

协议中的千岛群岛,苏联习惯将其称为“南千岛群岛”,而日本则称之为“北方四岛”。这四个岛屿分别是择捉岛、国后岛、色丹岛、齿舞群岛。

1945年8月8日,苏联正式对日宣战。在华西列夫斯基的百万大军抵达中国东北后,他们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了日本关东军。在短短的一周之内,近70万关东军战死了10万人,剩余的60万人则成为了苏联的俘虏。

实际上,苏联对日宣战的时间是非常巧妙的。1945年上半年,美军与日军在进行惨烈的岛屿大战,而苏联也忙着给德国人最后一击。等到5月德国投降后,苏联以“休整”为由,开始默默围观美日大战。对于苏联来说,其战后最大的对手就是美国,如果能以正当的理由来消耗美国的实力,自然是苏联乐于见到的。

但等到1945年8月6日,美国祭出了“大杀器”,向广岛投下一枚原子弹后,苏联再也坐不住了。斯大林非常清楚,此时如果再不对日宣战,再不派兵,恐怕日本这块蛋糕就和自己没什么关系了。

(华西列夫斯基)

苏美两国较劲的情况,早在柏林战役中就已经展现得很清楚了。自哈尔科夫战役后,苏联人在东线战场便一直高奏凯歌。但偏偏英美两国也在西边搞出了一个诺曼底登陆。这样一来,柏林就仿佛成了比赛的奖品。谁先到达,谁就能获得最大的利益。

于是苏联憋着劲,一口气杀进了柏林。要知道,当时柏林的补给已经断了,苏军完全可以选择围而不攻,等着德国人投降。但斯大林等不起。因为在西线战场,有无数德国军官主动向美英投降了。甚至连东线的一些德军指挥官,也疯狂地带着队伍向西边赶,他们就是不愿意向苏联投降。

在这样的情况下,斯大林为了保证利益最大化,只得命令朱可夫带着士兵攻城。结果柏林是打下来了,但苏军自身也出现了高达30万的伤亡。

因此,当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正式宣布投降后,斯大林根本就没有收手的意图。在他看来,如今连日本这最后一个共同的敌人也被扫除了,那么美国的眼里就只有苏联了。什么《雅尔塔协定》,这些只不过是一纸空文。只有亲自派兵占领,才会真正属于自己。

抱着这样的想法,斯大林在8月18日,下令攻打千岛群岛。而此时距离日本投降刚过去了三天。

(斯大林)

在千岛群岛,日本共驻扎了8万多军队,还有几个完善的海军基地。在苏军发起进攻后,日本在防御最为坚固的占守岛上,同苏军展开了火拼。苏军派出“基洛夫”号巡洋舰掩护登陆部队上岸,但他们却在岸边遭到了日本人强大的火力进攻。不仅抢滩战士死伤惨重,甚至连登陆舰艇都被击沉了不少。

后来苏军好不容易上了岸,又开始与日本陷入了高地争夺战中。双方你来我往,反复冲锋,战况一度非常惨烈。并且苏军还隐隐处于下风。

不久后,裕仁天皇投降的命令终于传了过来,日军方面主动提出停战。一直到日本宣布投降后的第8天,占守岛守军才全部投降。

随后,苏军一路向南攻去,开始慢慢进驻南千岛群岛。在成功登陆择捉岛时,岛上1.5万日军没有选择抵抗,这才终于让苏军松了一口气。一直到9月5日,苏军成功占领齿舞群岛后,这次军事行动才正式结束。

在此期间,斯大林想要进一步扩大胜利果实,开始一边尝试着让军队进驻北海道,一面派人同麦克阿瑟交涉。不过麦克阿瑟态度非常坚决,他强硬地禁止苏军登陆日本本土,甚至不惜以武力进行威胁。

最终,斯大林放弃了登陆日本本土的计划。而直到现在,北方四岛仍然在俄罗斯的掌控之中。

(参考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2020年1月21日 01:22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