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2-3岁的小孩子都喜欢抱着手机玩,这样危害是不是很大?
查看390个回答
390人回答

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互联网已经进入到了大部分人们的生活,手机和电脑等电子产品成为了许多成年人和小孩子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很多人经常是手机不离身,不仅成人如此,很多小孩子也是深受手机的毒害。下面就给大家来简单的介绍一下,一到三岁的宝宝玩手机的危害有哪些?

1.导致孩子的视力下降

一到三岁的小宝宝,由于正处在身体各个器官发育的重要阶段,不管是宝宝的视力还是听力都会受到经常玩手机的影响,经常玩手机会严重影响宝宝的器官发育。

如果经常玩手机,小孩子的眼睛就需要紧盯着屏幕,这样视力就会逐渐下降,近来很多小孩子从小近视,就是因为喜欢玩手机导致的。

2.影响宝宝的智力发展

可能会有很多的家长认为,手机里面有很多可以开发宝宝智力的小游戏,让宝宝玩一玩这些小游戏,能够让宝宝的智力得到发展,恰恰相反,宝宝长期玩手机,不仅会让宝宝的智力得不到发展,并且还有可能会阻碍宝宝的智力发育。宝宝的自控能力没有成人那么强,连成人都无法摆脱手机宝宝如果一旦对手机上瘾,就无法控制自己手机,不仅有着高强度的辐射会直接影响宝宝大脑的发育,还有就是手机里面可以查自己任何不知道的东西,这会使宝宝逐渐的失去探索的能力,抹杀了小孩子的思考能力以及想象能力。

3.影响宝宝的身体发展

宝宝在玩手机的过程当中,可以说是姿势经常保持不变,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到宝宝的脊椎以及骨骼。经常玩手机会让宝宝缺乏运动锻炼,从而变得意志消沉,失去原有的活泼与动力。

4.影响宝宝的能力开发

经常玩手机,不仅有可能会损害宝宝神经系统,还有可能会让宝宝,错过大脑发育的敏感时期,影响宝宝智力潜能等方面的开发,宝宝与外界的接触变得越来越少,就会变得越来越孤独,以及孤僻。

我们要怎么做,才能保护孩子不被手机视频和游戏的侵袭呢?

1.杜绝依赖,强制阻止最无效

如今,手机充斥着人们的生活,我们很难让孩子完全不接触。如果强制阻止,只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越不准看,越想看。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2—5岁的孩子,屏幕时间应限制一个小时,并且家长和孩子一起观看,帮助他们理解内容。

我儿子每每吵着玩手机,我会把手机递给他,跟他一起看。

那台手机,每次只充一格电,刚好能够看半小时。孩子发现手机没电时,会自觉地把手机还给我。

父母对于低龄孩子,不妨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孩子放下手机。

2.建立清晰的规则

既然不能强制制止,那么我们要与孩子“约法三章”。例如:吃完饭,才能玩一会、睡前一小时,不准玩。

父母应明白,规则需要与孩子一起制定,这样孩子才会心甘情愿的执行。并且一旦制定规则,不可按照自己的心意随意变更,否则孩子会无所适从。

所谓有意义的规则是:父母与孩子一起制定清晰、明确的规则,然后一起遵守。

3.父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同事说:“我女儿才2岁,就懂得抱着手机看动画。”这很正常, 学龄前儿童模仿能力强,家长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着孩子。

父母喜欢阅读,孩子也就喜欢看书;父母经常玩手机,孩子也就学会了玩手机。

好的教育,从父母开始。父母以身作则,才是断绝孩子依恋手机的重要一步。

4.系统脱敏,慢慢纠正

对于痴迷手机的孩子,我们很难一下子让他远离。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父母可参考心理学“系统脱敏”的方法,慢慢减轻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

例如:第一次孩子玩手机用时2小时,第二次减少五分钟,第三减少十分钟……以此类推,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除此之外,还可以丰富孩子的生活、转移注意力、用表扬、奖励的方法强化孩子不玩手机的行为……

“童话大王”郑渊洁说过:“一个好的教育者应该用50种教育方式去教育一个孩子,而不是用一种教育方式去教育50个孩子。”

孩子痴迷手机固然让很多父母头疼,但方法总比困难多。

父母作为孩子人生中第一个教育者,与其谈机色变,不如沉下心,学习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

2020年3月31日 09:47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