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只剩半杯水”的思维模式变成“还有半杯水”的积极心态?
查看3个回答
3人回答

面对一个杯子里装有半杯水。有些人更多关注到的是空着的半个杯子,因而不由感叹“只剩半杯水”;而有一些人更多关注到的是装有水的半个杯子,因而不由感叹“还有半杯水”。

面对同样的事件,不同的人看到的结果却大相径庭,甚至完全相反。

由此可见,一件事会怎样影响我们,并不取决于这件事本身是什么样,而取决于我们是怎么看待它。

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有句名言:

“人不是被事物本身困扰,而是被他们关于事物的意见困扰。”

要回答题主的问题,我需要先引出一个“心智模式”的概念。

所谓心智模式,就是我们头脑中惯有的组织和加工世界的方式。

"只剩半杯水"的人是属于消极的防御型心智模式,消极的防御心智模式有三种典型变现:僵固型思维,应该思维,绝对化思维。这种心智模式会引发防御和静止。

消极的防御心智模式核心特点:用抽象的思维方式阻止我们跟现实发生联系,并让我们与世界的互动逐渐停止。他们不喜欢变化。

“还有半杯水”的人是属于积极的成长型心智模式。这种心智模式会引发探索和变化。

积极的成长型心智模式核心特点:喜欢探索世界,不断创造,创新,喜欢与现实世界不断发生互动。他们拥抱变化。

现在回到关键点,题主的问题:“如何从只剩半杯水的思维模式变成还有半杯水的积极心态?”

根据陈海贤老师写的《了不起的我》,我们可以通过三种方法发展积极的成长型心智模式。

1,目标导向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以目标来思考现实,先想我要什么,再想现实是怎样的,环境能够提供什么,想办法弥补目标和现实之间的鸿沟。

2,思考行动的控制的两分法。

控制的两分法是指:努力控制我们能控制的事情,而不要妄图控制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

第一步:是思考担心的事情里,哪些是自己能控制的,哪些是控制不了的,并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能控制的部分。

第二步:把能控制的部分找出来,并作成计划,努力把它做好。

3,直面现实的近的思维。

近的思维是指关注真实的,正在发生的,近的事情。

有三条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近的思维:

第一条:用描述性语言,而不用评价性语言。

第二条:问具体的问题,而不是抽象的问题。

第三条:关注现在能做的,而不是关注事情的结果。


2020年4月8日 19:23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