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人宁愿月薪五六千,上下班挤地铁,除去杂七杂八的不剩几个钱,也要留在大城市生活?
查看161个回答
161人回答

我就是那个月薪五六千,上下班挤地铁,还留在大城市生活的人(不过还是能剩几个钱的)。

所以这是为什么呢?

1.大城市有集聚效应

大城市人口和资源密集,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集中在大城市,很多岗位和资源,只有在大城市才能找到。可以说,集聚效应差不多是大城市优势的根源,企业为了提高效率和产出而集聚在大城市,上班族们为了从中分一杯羹,也必须留在大城市,并且期望能从这些岗位和资源中,获得更大的发展前景(哪怕当下过得并不如意)。

如果你是名校,或者硕博毕业的学生,你会发现,自己多年所学,只有在大城市中才能学以致用,付出那么多年学习的时间成本,不是为了获得一些可有可无的吹牛谈资的。哪怕同样收入不高的工作,在大城市中,你可能会找到与你专业或者兴趣相关的编辑岗位,而在小城市,能找到的可能只是随时可被替换的文书工作。

2.大城市的收入,还是要高于小城市

中国是个各地发展水平,贫富差距相差非常大的国家。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前三季度,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大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列前茅,是排名最末的西藏的四倍多。你在大城市拿着五六千,在小城市拿到的可能就是三四千,甚至两三千,更不用说小城市还没有地铁……

在大城市,拿着五六千,只要够节俭,(考虑租房的情况下)还是能省下两三千,在小城市,拿着两三千,生活成本再低再节俭,也攒不下多少钱。用一线城市的收入,填补小地方的房价,想来也是笔划算的生意。中国已经发展的不错,但还是有不少人偷渡国外打工,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

3.小城市的开支,并不一定低于大城市

大城市之所以能成为大城市,便利的交通和物流条件,也是其先决条件之一。由于地利和集聚效应,很多物资总是优先运往大城市。小地方的供应采购成本往往更高,本地的竞争不够激烈,商家和受众规模也有限,很多生活用品的价格,其实并不比大城市低。

以我个人所见,南通县城的食品价格并不比上海更低,浙江农村的亲戚逢年过节开支总是比自己家高得多。除了住房以外,小地方的生活开支并不见得更低,况且还有人情往来等隐性消费。

4.大城市各方面资源相对丰富,便于取用

以中国的现状而言,大城市有发达的基础和高等教育,覆盖广泛的社会福利设施(比如医院、养老院),相对丰富的文化娱乐资源,以及更广泛、更多元化的生活选择,这些都是大城市集聚效应所带来的的优势。

以我个人生活为例,在单位上班时,我可以点印度咖喱、马来叻沙、墨西哥taco、黎巴嫩falafel,也可以点健康轻食、港式烧腊、传统中餐,下了班,我可以找条情调独特,或者有历史遗存的马路闲逛,也可以看看有什么免费或者票价不高的展览,讲座,文艺演出。这些选择,并不需要很大的金钱开支,但确确实实能丰富你的生活。

5.大城市与小城市社会结构,生活习惯有差异

用比较极端的话来说,大城市是陌生人社会,小城市是熟人社会。在陌生人社会,规范和秩序是社会运转的基础,在熟人社会,关系和社交成为了社会运转的基础。并不是说两种方式有优劣之别,只是每个人适应的社会环境不同,选择也会不同。

对于我这样从小规规矩矩,被动自然的成长起来的孩子来说,在大城市,只要能理解规矩,遵守规矩,就能过得不错。至于应付人情往来,主动社交,实在不是自己所长。此外,由于大城市人际关系比较疏远,路上谁也不知道你是谁。所以还有余地发展一些比较特殊的个人爱好,或者追求比较有个性的生活方式。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说小地方就一无是处。我也羡慕同学亲近自然,看过银河与繁星,有自己一个人房间的童年。归根到底,人是能动的,选择是自己做的。

其实对我而言,留在大城市最重要的理由,是我诞生于此,成长于此,习惯于此。虽然漫步在市中心,看着路边的商场,时常会有种自己不属于这座城市的感觉,但还是能感受到,这座城市发生的许多事是和自己相关的,这是我记忆开始和发展的所在,它是与我的历史相关的,这种感受,是其他地方无法提供的。

2020年4月9日 14:26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