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用三个字说明你是哪个市的,不能出现地名?
标签: 地名 个字
查看306个回答
306人回答

香烟地

此故事源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诸葛亮智辞鲁肃,赵子龙计取桂阳。

话说东吴孙权联合刘备在赤壁大败曹操,刘备乘势夺取了荆州及襄阳和南郡。荆襄谋士马良向刘备献策说:荆襄四面受敌,很难长久固守,长远之计就要夺取荆州南部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作为战略后方。刘备同意马良的建议,亲自率领孔明、赵云等将南征四郡,首先攻占了距离荆襄最近的零陵。然后,由赵云率三千人马由零陵东行取桂阳。当时桂阳郡太守叫赵范,他闻知赵云利害,心生降意,但拗不过属将陈应、鲍隆二人执意请战,只得答应陈应领三千人马出城迎战赵云。两将一交手,陈应就被赵云活捉。赵云没杀陈应,反叫陈应回桂阳城传话劝降。赵范本来就有降意,见陈应兵败,只得出城投降。赵云十分高兴,于营寨设宴招待赵范。席间,赵范悉知赵云与自己不但同姓,而且同乡、同岁,只不过赵云年长自己四个月,便拜赵云为兄。

第二天,赵云带五十骑兵入桂阳城安民。赵范于衙署设宴招待赵云。席间,赵范忽然请出一绝色美女,此女子是赵范家嫂樊氏,已守寡三年,赵范想将寡嫂改嫁赵云。赵云听后大怒,对赵范说:“我俩已结拜兄弟,你嫂就是我嫂,我怎能娶嫂子为妻,叫人耻笑。”赵范被训斥后十分恼怒,示意左右,要加害赵云。赵云十分警觉,立即率骑兵冲出城后回到营寨。

赵范见赵云杀出城去,十分惊恐,急叫陈应、鲍隆商量对策。二人献计,率五百骑兵连夜到赵云寨中诈降,想乘机擒杀赵云。赵云识破其诈,绑杀陈、鲍二人,劝降随从。赵云将计就计,亲率千人跟随桂阳降兵连夜回桂阳城。桂阳降兵于桂阳城下呼叫,赵云已被陈应、鲍隆杀死。赵范在城头看见城下是桂阳军队,不知其计,急忙出城迎接,被赵云擒拿。

就这样,桂阳城被赵云用计夺取。

赵子龙智取桂阳郡的历史真相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是部历史小说。历史小说有别于历史,也有别于一般文学创作。它虽然依据历史事实为主线,但为了塑造艺术人物形象的需要,往往会对情节和细节进行虚构润色,其虚构有的属子虚乌有,有的乃是逻辑想象。一般专家认为,《三国演义》七实三虚。那么作为源于《三国演义》的"赵子龙智取桂阳"的历史真相是什么呢?

刘备南征四郡,有根有据。

《三国志·蜀志二》载:“先主(刘备)表(上奏)琦(刘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资治通鉴》有相近的记载,只是将“又南征四郡”改为“引兵南徇四郡”,并将刘备南征四郡的时间确定为建安十四年(公元208年)。

依据这二段记载,我们不难得出如下结论:《三国演义》描写的刘备南征四郡有根有据,但南征路线值得商榷,南征四郡细节属虚构。

为什么说南征四郡路线值得商榷呢?因为《三国演义》犯了一个显而易见的地理错误。马良献策说:“湘江之西,零陵最近,可先取之。”故小说中刘备南征四郡是先取零陵,再取桂阳,然后是武陵、长沙。无论是《三国演义》描写的刘备驻屯于荆州(今湖北荆州),还是《三国志》记载的刘备驻屯于鄂县(今湖北鄂城),其武陵郡郡城临沅(今常德市)才是最近的。因此,笔者认为,正史记载四郡皆降的顺序不是随意的,而应是各郡投降的先后顺序。换而言之,武陵、长沙、桂阳、零陵这才是南征四郡的路线。否则,武陵郡无论如何排位不会在长沙郡之前。又因东汉末零陵人口逾百万,而桂阳郡仅五十万,故一般称零、桂,而不称桂、零。这样排序唯一的解释,就是刘备南征四郡的顺序。

刘备“南征四郡”,四郡太守“皆降”。望文生义,似乎是闻风而降,均无战事。其实不然,其中南征四郡的第一郡武陵的夺取是有战事的。裴松之引《三辅决录注》注《三国志·蜀志二》:“金旋,领武陵太守,为备所攻劫死”。显然,金旋是因刘备攻城而战死的。而刘备夺取长沙郡则无发生战事的记载。《三国志·黄忠传》云:“先主南定诸郡,忠遂委质,随从入蜀”。古时有将投降的武将当作人质的惯例,即将降将称“委质”。刘备南平长沙郡时,黄忠随长沙太守韩玄投降为“委质”,并随从刘备入蜀。因此,一般专家认为《三国演义》中关于关云长大战黄忠是虚构的情节。显然,长沙是不战而降的。桂阳、零陵两郡同样未见发生战事的记载。




2020年4月17日 11:27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