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您家小朋友是怎么样子的呢?如果学校开学了,上学会不会不适应?
查看4个回答
4人回答

我们这地方除了初三高三开学以外,其他同学依然在家。截止目前,仍然是疫情期间,那在家的这段日子里,孩子们产生了哪些变化呢?下面我将从学生心理、在家上课及解决办法这几个方面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心理的变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家居家防疫,无法外出感受春天的气息,生活也由此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而面对疫情,大家可能会恐慌、焦虑,宅家久了也越发感到无聊、烦闷。有的孩子会紧张、焦虑、压抑、郁闷、恐慌,害怕被传染,认为“空气中都是病毒”,出现一些咳嗽的症状,就认为自己发烧了;有的孩子过于淡定,认为自己身体体质好、抵抗力强,没有必要出门就戴口罩;有很少一部分同学平时就不爱社交,在这期间就更不想与家人交流。

除了上网课,写作业外就是每天不停地刷手机看疫情最新状况;因久居家中造成情绪低落、焦躁、沮丧,注意力不集中,有部分较为懒惰的同学生活作息无规律,在家无所事事,沉迷于手机、网络游戏或电视,暴饮暴食,肠胃不适、食欲不振、精神状态不佳,免疫力下降。

第二、在家上课。随着延期开学,网络课堂成了学生们的主要学习方式,在这期间,由于家庭条件的不同,家长的知识素养不同,学生基础和学生的自律性不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会有很大差别,有的家庭除了让孩子在家上学校的课以外,还安排了其他的课程,有不会的题目可以同步解答;目前,各个行业基本正常运转,在偏远地区的孩子家长已经外出务工,家里只有学问很少的爷爷奶奶带着,课本上的知识他们也不会,并且孩子以学习网课为借口去玩手机,开学后,这类孩子是最吃亏的。

第三、解决办法。面对疫情产生的以上各种应激反应,要正确应对,及时调整,开学以后要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疏导,要正确认识,主动应对,保持平和的心态,坚定信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坚持每天适当的运动。当感到过度焦虑、压抑时,既可通过练习呼吸放松等身心调节方法稳定情绪,也可通过电话、与家人聊天等途径,获得来自家人与好友的支持。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的同时,还要对孩子进行理想教育,保持家校沟通,不管在家上课学习如何,开学时不能沾沾自喜,更不能自暴自弃,作为而生要树立理想,对前途要充满信心。

2020年4月19日 17:01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