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螟危害竹子有什么特点?怎么综合防治?
查看3个回答
3人回答

庆双与三农同行】竹螟危害竹子有什么特点?怎么综合防治?──详情请看下文。



●竹螟的分布与为害

竹螟类有10多种,属鳞翅目,螟蛾科。常见的有竹织叶野螟、竹绒野螟、竹云纹野螟、赭翅双叉端环野螟和竹金黄镰翅野螟等。常常几种混同发生,以竹织叶野螟分布最广、为害最重。此中分布于河南、山东以南各省竹区,主要为害毛竹(楠竹)、淡竹、刚竹、青皮竹、撑篙竹,也为害早竹、哺鸡竹、石竹、绿竹、水竹、苦竹、花竹、麻竹、孝顺竹、慈竹等。此虫大量发生时,吃光竹叶,导致竹株枯死,第二年出笋减少30%─50%。

竹螟的形态特征

竹织叶野螟成虫为中小蛾类,体长9─13毫米,黄色至黄褐色,腹面银白色。翅外缘具有褐色宽边,前翅3条褐色横线。幼虫橙黄色,体上各节毛片褐色,老熟幼虫体长16─25毫米。

竹螟的发生规律

竹织叶野螟1年发生1─4代,世代重叠,以老熟幼虫在土茧中越冬。第二年4月下旬化蛹,5月中旬羽化成虫。成虫具有趋光性,需要补充营养后方可交尾产卵,于夜晚飞于林中或附近的栎树、栗树上取食花蜜。雌成虫选择当年新竹,产卵于梢部竹叶背面,每只雌虫产卵92─149粒,分4─8块产下。刚竹出竹笋较晚,雌虫产卵于新竹秆的中上部。6月上旬,幼虫陆续孵化,寻找新萌发竹叶吐丝卷叶成苞,在苞内自叶尖向叶基部取食,约食至虫苞的一半时弃旧苞卷新苞。初龄幼虫卷1片叶成苞,每苞有幼虫2─25头;2龄幼虫卷2片叶,每苞有虫1─3头;3龄幼虫卷3─4片叶,每苞1虫;5龄幼虫卷8片竹叶,需要每天更换新苞。初龄幼虫多从梢部开始卷叶取食,换苞时向下转移,3龄后还可以扩散到邻近的新竹、老竹上结苞取食。7月上中旬,幼虫老熟,吐丝触地,入土3─5厘米深结土茧,但仅有部分幼虫化蛹,于7月中下旬羽化成虫产生第二代。

各代老熟幼虫均大部分滞育越冬,少数化蛹产生下一代,直至第四代。

毛竹(楠竹)主要于春季萌发新叶,仅第一代为害重,以后由于食料不足,第二代为害较轻,第三、四代少见。

竹织叶野螟初孵幼虫需取食新竹竹叶,而毛竹出笋有大小年之分,大年被害的竹林第二年发笋少。羽化的成虫需要迁飞到处于出笋大年的竹林内产卵,第三年再迁回,以此往复。在花年竹区,这种迁飞现象不明显。

竹绒野螟1年发生1代,以2─3龄幼虫在竹上虫苞内越冬。

竹云纹野螟和金黄镰翅野螟1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地面枯叶层越冬。

赭翅双叉端环野螟1年2─3代或2年5代。老熟幼虫在钩梢竹腔或虫苞中越冬。

──以上5种竹螟的成虫都需要取食花蜜后才可以交尾产卵,且具有趋光性。

竹螟的天敌较多,多种寄生蜂中以松毛虫赤眼蜂寄生率最高,捕食性天敌有各种鸟类、青蛙、蟾蜍、蜘蛛、蚂蚁、草蛉等。

竹螟的防治方法

♦出笋大年秋、冬季挖山垦复,可使竹织叶野螟越冬虫茧数量下降50%左右。

♦成出期在竹林附近高而开阔地点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对竹绒野螟,还可以用卤水或稀粪水按50千克加入80%敌敌畏乳油0.25千克的比例诱杀成去。

♦充分保护和利用天敌,在卵期,每公顷人工释放松毛虫赤眼蜂120万头。

♦低龄幼虫期在林间喷白僵菌。

♦必要时,也可使用杀螟虫的药剂喷雾。

对于竹螟,应以综合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2020年5月2日 05:54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