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成员。因谦恭勤俭,礼贤下士,所以深得人心。后又跟汉平帝结亲,并借机逐渐掌握了朝廷大权。公元8年,王莽登基称帝,国号“新”,并推行改革,开始了著名的“王莽改制”。在改制过程中,甚至因为其部分政策和想法太过超前,还一度被如今的好事者猜测,王莽会不会是从现代穿越回去的。
其实在王莽在位的15年里,一直致力于推行改革,直至他的政权被推翻。那么他具体做了什么事呢?又为什么会被推翻呢?我们下面慢慢来说一说。
首先在政治上的举措,就是改革官名。这个改掉的名称太多,而且枯燥复杂,我就简单举几个例子,大家看看就得了。例如大司农更名为羲和,后又改为纳言;大理更名为作士;大鸿胪改为典乐;太常为秩宗等等。这还是中央官职,地区的官职就更多了,就不一一举例了,另外他还按照周朝制度,封了各路诸侯近800人,附庸有超过1500人,可实际上很多人没有封地,俸禄也是很少的。这就是政治上,他王莽改制的一部分。由于册封的过于激进,导致贪污受贿,压榨百姓的事情层出不穷,而这,就是一个伏笔。
在经济上,他实行了王田制、私属制、五均、赊贷、六筦和币制改革。
王田制,就是将土地改称“王田”,将土地收归国有。如果一个家庭有八个男丁,那么就分田地“一井”,大概是九百亩的样子吧。如果男丁不足八个,拥有的土地却超过一井,那么需要将多余的地分给邻里。所有分配的土地,都予以立法进行保护。
私属制,就是奴婢不允许买卖。
这是解决西汉以来最突出的两个社会问题,王莽是想从根本上解决掉这个矛盾。但是这两个举措,触动了地主和贵族的根本利益,导致政策阳奉阴违,且反抗事件不断,而这,又是第二个伏笔。
五均、赊贷,这一个是收工商税的,并控制物价的,一个是做官方贷款的。
六筦,就是将酒、盐、铁由国家专卖,铸钱由国家经营,对养蚕、纺织等部分行业征收额外的税,再加上前面说的五均和赊贷,合称六筦。
这个六筦的目的,是用国家力量干预市场,加强对经济的掌控,这是有他的优势的。无奈实行这些措施的人都是富商和官员,他们互相勾结,反而使得市场更加混乱,给百姓带来更多的痛苦。这是第三个伏笔。
多次改革币制。这个也是比较复杂枯燥的背书,我就不细说过程了,反正期间一共改了四次,旨在削弱贵族的势力,减轻百姓的负担,可事实却是加倍的剥削了百姓的财富,加深了百姓的不满,从而产生了第四个伏笔。
综上所述,王莽在位的15年所进行的改制,从初衷来说,是为了在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贵族和地主的势力,从而达到缓解统治阶级和平民百姓的阶级矛盾的目的。可是事实正好相反,上面所说的几个改制,不仅没有帮助王莽巩固政权,反而不断地埋下伏笔,加深矛盾。因此王莽在位15年,一直在推行改制,最终却还是以失败告终,王莽自己也死于非命。
顺带说一句,上面说的改制内容,大家看着是不是觉得很眼熟?是不是跟现代社会的很多制度有相似的地方?所以啊,难怪王莽会被人戏称为“穿越皇帝”,看到这些改制措施,换谁来看也会心里犯嘀咕呢。
copyright 2019-2020 聚答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16363号 大地主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