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馒头来源于南方,却成为了北方人的主食,为什么?
查看4个回答
4人回答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班师回朝路途上经过“泸水”,到了江边,当时阴风阵阵,众鬼魂哀嚎,云遮雾照,上无天日,四周昏暗,三军将士人心惶惶,无法成渡。

需要用人的“首级(头颅)” 来祭祀,诸葛亮不愿再伤及人的性命,就让人把面粉搅拌好,做成人头形状(称曰谓馒头),配上三牲,(猪牛羊)投进“泸水”,祭奠因打仗死去的双方人员和遭无辜殃及的百姓,瞬间,阴风四散,众鬼魂跳跃而去,顿时江面上风平浪静,云开日出,天晴朗朗,三军欢喜平安渡过“泸水”,诸葛亮才帅师顺利凯旋。

此后南人(南方)称此物谓之馒头。但是南方人喜米少食馒头。

那时馒头和现在南方人所食的馒头形状不一样《三国演义》中已有说明。

馒头在南方不是主食,它和面条一样。

在北方大部分省份都叫这种食物谓“馍馍”。北方人过去少食米多食面,

馒头(馍馍)并不是来源南方,馒头(馍馍)来源中原(安徽、江苏、湖北、河北一部分地区)、陕西、山西、山东大部分的地区。

馍馍(馒头)起源肯定要早于《三国》诸葛亮时期,那只是个传说。

2020年6月14日 12:09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