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现在大学生“严重过剩”,为何有些人还要不惜一切供孩子上大学呢?
查看1305个回答
1305人回答

“大学生严重过剩”不意味着“人才饱满”。

实际上来看的话,现在有很多的工作求职门槛都是本科学历,再不济就是专科学历。

一纸文凭虽然决定不了你的一生,但它永远都是一块好的敲门砖。

不可否认的是,有时候你没了它,人家连机会都不给你。

前些日子闹得沸沸扬扬的陈春秀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因为学历不高,只能被迫出卖体力。

所以说,不要被什么“读书无用论”给荼毒了,时代已经变了。

倘若你没有拼爹的资本和靠脸吃饭的本钱,读书不失为一条好的出路。

当然,也不要将读书当成救命稻草,死读书,一纸文凭只是你受过教育的证明。

如果你自身没有真材实学,也免不了被叫收拾铺盖滚蛋的下场。毕竟,有学历并不意味着有文化、有能力。

学历跟业务能力有时候是不成正比的。

两个真实事例。

一个是我母亲大人的姐妹的儿子,他是一个专科生,大学学的是金融专业。

其实许多人都对专科生挺带有偏见的,但是实际情况是有时候,一些专科生的操作能力比本科生还要强。

他在毕业之后先是在广州工作了半年,后来觉得公司没有什么前景。

于是就跑到了深圳的一家公司,刚工作那会儿挺累的,常常需要加班加点,在公司睡觉是常态。

但付出总有回报,一年之后他便当上了主管,实现了月入过万。

另一个真实例子是我小学的一个同学,他从小学习成绩就挺好的。

高考考了个一本,学的是软件工程。

大学混迹了四年,本来想着考研,但是压力太大,放弃了。

于是只能投身工作,收到了一家公司的offer,待遇不是很好,刚出来的那两年一直在为吃穿用度操心着。

起步是要比那个专科生要差的。

越贫困的家庭,上大学越有用

前些年,看过一篇“寒门再难出贵子”的文章深有抵触。

很多落后农村的农民想法很单纯,也比较重男轻女。

他们的想法就是生几个娃可以帮忙把家里的田给耕了。

男孩子可以帮忙家中的农活,女孩子相较于男孩子的话,体力方面还是比较羸弱些。

重男轻女这一现象,思想固化是一个方面,劳作优势也是一个方面。

当然,以上所说的仅是“落后的”、“贫困的”少部分农村。

为什么说,越贫困的家庭,上大学越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其实所谓的“寒门再难出贵子”,经济状况并不是最根本的问题。

最根本的问题是人的思维方式差异,而正是有了这些差异,才有了“读书无用论”的诸如此类的说法。

“读书改变命运”这句话向来都不是说说而已的。

一个真实的例子:

小苏是一个农村大学生,学习努力考上了一本。

这在农村算是给自己家争了光,所以他的妈妈老是念叨着自己的孩子如何如何的优秀。

他的爸爸也是没少为小苏上学的事操心,在他父亲的思维里就是,能够将孩子送出农门。

不用像自己一样一辈子在田里出卖体力,就是值得的。

毕业后的小苏在离老家较近的二线城市打工,一个月薪资5、6000元。

尽管不是很多,但是相比于日复一日地在田里出卖体力那种一眼望得到头的人生要好得太多。

2020年7月12日 14:07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