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是一种物质吗?人类大脑到底是怎么产生意识的?
查看11个回答
11人回答

对意识最早最深刻的研究,还当属哲学,近 20 年来,核磁共振扫描技术当属最前沿的观测大脑的技术,这项技术在脑科学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借助功能性核磁共振扫描的动态图像,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大脑表面会有一阵接着一阵的波动。这个波动就好像海面上此起彼伏的波浪一样,每几秒就会起伏一次。

早在几十年前,就有科学家观测到大脑这种超级慢的节律,但没有人知道它究竟是什么。核磁共振的数据往往包含着很多“噪音”,在早期的研究中,大部分研究者都会把这种超级慢波也当做噪音的一部分,把它简单地忽略掉。

但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研究者发现,超级慢波不仅不是噪音,而且可能是动物意识的体现。

这种超级慢波就好像是大海中的海浪一样,就像关注大海上的船只一样,此前的研究关注点往往在于神经元本身的变化。之前科学家们就从来没有想过,承载着这些船只的海浪意味着什么。而这个新的研究表明,大脑中的“海浪”其实在大脑协调自身复杂活动中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并且可能和意识直接相关。   

这种超级慢波就好像是大海中的海浪一样,就像关注大海上的船只一样,此前的研究关注点往往在于神经元本身的变化。之前科学家们就从来没有想过,承载着这些船只的海浪意味着什么。而这个新的研究表明,大脑中的“海浪”其实在大脑协调自身复杂活动中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并且可能和意识直接相关。 

我们的大脑拥有超过 1000 亿个神经元,而这些数量庞大的神经元之间则有着相当精细的协调互动。  

接下来,就是到了转折点—自我意识的出现,观念的诞生,最先出现的,是存储信息和外部感应信息的重合误判,这时会将外部物体视为与自我同类的“万物有灵感”,3-5岁小孩会有这种感觉,他们将洋娃娃、一草一木都认为是和自己一样的,有生命的,可以认为人的意识的发育发展是整个人类意识进化的浓缩版。   

在深层的机制上:意识流的产生,起中间人作用的“游离态量子比特”一方面感应已经存储的信息,另一方面又感应外部刺激信息,这种双重叠加,会出现误判,即将已存储信息判为感应信息,这就是我理解的观念的诞生,是人类认知产生的根源。人类的语言、逻辑都是源于此。

2020年7月16日 03:12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