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清政府为什么那么有钱?
查看113个回答
113人回答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清末财政收入很高,但只是表象。财政已经由“量入为出”转变为“量出为入”,也就是说收入虽然在增加,但支出增长更快,而且整个财政体系崩溃。具体回答如下:


为什么看上去很有钱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在4000万两左右,到了光绪十四年(1888年),财政收入接近9000万两,而到了辛亥年(1911年),这个数字竟达到了3亿两之多。这些收入从何而来?



1、工商税兴起。晚清从中央到地方的财政自救经历了从捐输、铸造大钱等传统政策失败,到厘金、洋税等新兴商税的大幅增加,确立了以工商为主体的财政税收。厘金可以简单理解为当代的增值税,它是与货品流动和销售紧密相关的。但由于厘金的税率全国不统一,加之地方政府各行其是,导致厘金的收取乱象丛生,工商业负担沉重。



2、关税收入大增。因为被迫扩大通商,海外贸易带来的关税激增是这个时期唯一的好事情。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随着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通商的开放。清朝的对外贸易飞速增长,关税收入也明显提升。鸦片战争前(1840年),帝国每年的关税收入月400万两,而且长期不变(税收制度低效可见一斑)。到1871年也就是同治十年,关税收入突破1000余万两白银,三十年内涨了1.5倍。




“量出为入”:需要支出的太多,并没有盈余

看似收支平衡,实则无力维持。每年巨额的财政收入,都花到哪里去了?

1、赔款。自鸦片战争后,清廷开始大举外债以寻求财政平衡。1850-1894年间帝国累计借款超过4590万两,本息合计超过1亿两,平均每年的还款约为400万两;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要知道一个马关条约,中国就要赔偿日本2亿两,一个辛丑条约,更是要赔偿列强连本带息9.7亿两白银!



2、偿还外债。为了镇压各地的农民起义、反叛和战争赔款,帝国不得不向外国列强举债。根据史料分析,光左宗棠收复新疆,清廷对外借款就高达2000万两之巨。同治年间兴起的洋务运动,政府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国防建设,只能继续举债。随着借款次数的不断增多,清政府的财政对外债的依赖程度逐渐加深。

3、内外战争的军费。应对内外部战争,帝国的军费用度居高不下。在不包括地方自行筹资的情况下,帝国光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军费开支就超过3亿两之多。如果再加上地方自行筹资,可想而知战争的花费有多大,国家的经济血脉已经微弱不堪;

4、不合时宜的皇家用度。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重修颐和园。然而颐和园的修建工程贪腐及其严重,严重到什么程度呢?被贪掉的钱甚至是工程真正花销的十倍以上!据统计,重修颐和园的总花费超过4000万两白银,而且是在五年内完成的!甲午战争即将爆发之际,李鸿章请求户部拨款二、三百万两,以作战费,清政府竟仅拿出18万两以充军费,这样的财政局面何以为继?!

光绪十二年,户部奏称:“一款未清,又借一款,重重计息,越累越多,近来所偿息款,将近千万。 两白银,而当时清政府的年财政收入不过 上捐国帑,下竭民膏,艰窘情形,日甚一日。



收入增长背后是财政的逐步崩溃

咸丰同治年间的财税变革已经彻底改变了帝国依赖已久的体制。旧的体制无法满足更多更快的收税,而新的制度是否能够拯救这个庞大的帝国呢?大量的举债都是以关税收入为抵押的。关税收入虽然数目巨大但实质上已为外国控制。 协定关税的制度,导致在光绪年间,清廷的关税实际税率在下降,税收在流失。



加上中央对地方财权的失控,新税收伴随着新的腐败和苛政。刘锦藻在《清代续文献通考》中有如下记载:

商民以十输公家, 所入三四而已, 其六七皆官私所耗费, 大抵有厘捐之省,无不舞弊之委员, 无不染指之大吏”。

准确的说,财政收入年年递增,但国力却是年年衰弱,整个国家的财政其实就将一台负载过大的机器,逐步走向崩溃。


感谢阅读,更多的研究和分析可参看我的文章。谢谢!

2020年8月16日 13:56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