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州市在1965年出土了一柄青铜剑,此剑就是率三千越甲覆灭吴国的越王勾践所佩宝剑。越王勾践隐忍多年终灭吴国,其坚韧的性格为后人敬仰,而他所佩青铜剑的出土,更让全世界为之惊叹,越王勾践剑有“天下第一剑”美誉,是把千年不锈的绝世神兵。
越王剑出土于湖北余望山楚墓,剑身长56厘米,宽5厘米,剑柄9厘米,剑重875克,内部有11道0.2毫米的空心圆,剑身布满规则的菱形暗格花纹,接近剑格的地方刻有铭文字,剑格正背面分别镶嵌着蓝玻璃和绿松石,剑头向外翻卷成圆弧。越王剑剑身修长两刃锋利无比,在发掘越王剑时,考古专在把剑从木箱取出的过程中,手不小心被剑锋割破而血流不止,后来专家们用白纸实验越王剑的锋利性,发现越王剑能轻松的划开16层白纸,此绝世宝剑的锋芒程度令人惊叹。越王剑除了锋利,历经千年而不锈的原因,也是全世界史学家关注的焦点。
用化学知识解释古墓中青铜器成锈的原因,有三种情况:一是在地下阴冷潮湿的环境中,空气中氧所产生的铜盐;二是硫或含有硫的物质,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形成的硫化物;三是青铜品和金银制品长时间接触,出现的电化学腐蚀。其实越王剑并不是千年不绣,而是越王剑在出土时的锈蚀程度很低,让人无法察觉。越王剑为何千年难有锈蚀,这就需要从剑的内在材质,以及剑在墓中环境分析。
其一:越王剑的铸剑材料属于不活跃金属,这种金属不易生锈;春秋战国时有《周礼》记载:四分金而锡居一,谓戈戟之齐,三分金而锡居一,谓大刃之齐;其中的“金”就是铜,所有春秋战国时的青铜器制品,所采用的主要材料都是铜锡合金;尽管当时的青铜制品从年代、工艺、产地尽不相同,从而导致青铜器的铜锡比例也不一样,但总体来说铜的含量基本在80%以上,而锡的含量则在10%到20%之间。越王剑中铜的含量有83%,锡的含量占16%左右,另外还杂有少量的铁和铅。其二:越王剑出土前的墓室因素;出土越王剑的余望山楚墓深埋在地下数米,而发现越王剑的墓室周围,则采用了密封性良好的白膏泥,墓室无法与氧气接触,越王剑就不易生锈了。其三:余望山楚墓处于漳河之上,地下水位非常高,而出土越王剑的墓室或长期被地下水浸泡,地下水基本是中性,这样就使得墓室中的氧份含量更少。
很多人觉得这三点原因过于牵强,三因素同时出现的概率是微乎其微,越王剑千年不锈是出土后经硫化物处理的,更有人认为春秋时期中国就出现防锈技术了,越王剑就是用了这种高超的防锈技术。以上两观点实为毫无根据的谣言,硫化铜的结构并不是十分细密,是不可能在青铜剑表面形成保护膜的,再说使用宝剑时手会触及剑格,所以用硫化铜防锈是毫无必要的做法。而越王剑没有生锈,也并不是出土后作了相应措施,完全是越王剑材质和墓室内环境两因素结合的结果。
越王剑出土后并未经过处理的理由有三。第一:越王剑出土后,虽然如今有很多高明的防锈措施,但越王剑出土40多年后,剑身已没有刚出土时那般光泽亮丽了,出土后的越王剑生锈虽缓慢但已无法避免,只是用肉眼无法察觉。第二:越王剑出土时,在越王剑墓室周围的墓穴中,也出土了一柄编号B127的青铜剑,虽外形和材质无法同越王剑相比,但其锈蚀程度足以和越王剑媲美。第三:和越王剑同时期的夫差矛,于1983年在江陵马山楚墓出土,由于马山楚墓保存情况比不如余望山楚墓,吴王夫差矛出土时矛柄几乎全部腐烂,而矛头更是布满了绿色的锈层。
越王剑经千年而不绣的原因,是湖北余望山楚墓保存情况良好所致。而所谓的春秋时期已有防锈技术,以及越王剑出土后经过现代化处理,此两种说法完全是以讹传讹的谣言。
copyright 2019-2020 聚答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16363号 大地主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