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母戊方鼎重达833公斤,这个巨型容器在商朝是如何铸造的?
查看11个回答
11人回答

“司母戊鼎”这个名字是1959年由郭沫若给取的,后来国家博物馆将它更名为“后母戊鼎”。这只鼎是我国所有已出土的青铜器文物中最重的一件,重量达到了832.84公斤,也就是有1600多斤重!这么重的容器在商朝是如何铸造的呢?这里就要先和大家先聊一聊“模”与“范”。

青铜铸造与“模范”的关系

我们现在使用模范一词主要是用于称赞,表示某个人或某件事做得好,值得大家去学习和效仿,这就称为模范。但是在古代,模范实际上是制作青铜器的工具

东汉王充写的《论衡》有一句话:“今夫陶冶者初埏埴作器,必模范为形,故作之也。”

意思就是制陶或者冶炼的工人制作器物时,必须要先制作相应形状的模范,这样才能完成器物的制作。这里的模范实际是两种东西,模是你想要制成器物的样子,范是根据模做出来的模板。

通俗一点来讲:拿一块橡皮泥拍打成四方块,拿个硬币压在橡皮泥上面,再取出硬币,这时候橡皮泥上就会出现一个硬币的凹痕。在这个过程中,硬币是模,压出凹痕的那部分橡皮泥就是范

古代的青铜铸造就是使用这种方法,先用泥制成一个模,雕刻出需要的图案或者形状,然后根据这个模再制作出相应的范。这样做出来的模和范是严丝合缝的,范与模之间没有空隙,如果将模上面的泥刮掉一层,中间就会留出空隙来,这时候的模就会变成范,称为“内范”。

后母戊鼎的制作方法就是这样,先用制作出鼎的模,然后再根据模制作出外面那层范,接着将模刮去一层泥,这样模就变成内范。这些用泥制作的内外范还要烧制成陶,然后结合在一起,中间的缝隙再灌进青铜溶液,冷却后将陶范去除,一个青铜鼎就制作完成了。

后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这么大体积的容器在制作时技术难度是很大的。首先陶范的炼制就是一个问题,体积越大的陶器烧制的时候越容易开裂,其次就是浇铸,后母戊鼎的四只脚与鼎身是一体的,上面的两只鼎耳则不是,浇铸的时候陶范是倒置着放,青铜液从鼎脚灌进去。后母戊鼎有一千多斤重,也就是说一千多斤的青铜液必须要在一定时间内注入,这个难度可想而知。

最后就是打磨修正工作,商朝时期制作青铜器的模范都是采用泥陶,还没有“蜡模技术”。据南宋赵希鹄的《洞天清录集》记载:“古者铸器,必先用蜡为模......”,这里用蜡为模的好处就是制作出来的青铜器表面会很光滑,因为用蜡为模,外面再塑泥范,炼制后蜡会溶化流出,这时范的内表就像蜡一样光滑,制作出来的青铜器表面也就光滑。但是商朝时期还没有这个技术,所以那时候制作出来的青铜器还需要修正和打磨,将多余的青铜块疙瘩凿掉,对特粗糙的表面进行打磨。

结语

后母戊鼎制作于三千多年前的商朝,不仅使用了超高的青铜铸造技术,而且在材料配置方面也是相当优秀。

后母戊鼎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出土的,当时正好遇到日军进村扫荡,村民想将大鼎分解后运出去,结果用了30多根钢锯条才在大鼎的腿上锯开一小道口子!可见后母戊鼎使用的青铜材料相当结实。

2020年8月21日 16:05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