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渔人得利,这句话用在汉文帝身上最合适不过。吕后、汉惠帝和戚夫人、刘如意为了皇位争得不亦乐乎,最终戚夫人母子丢掉了性命,汉惠帝落了个绝后。吕后去世之后,汉家天下转移到了刘恒一支。
汉高祖和吕后在位期间,刘恒非常低调。低调到刘邦快忘了有这个儿子,吕后根本看不上这个皇子。刘邦分封皇子的时候,刘恒被封到了偏远的代国。吕后在疯狂的高后七年,放过了这个最有能力的皇子。无论是刘邦还是吕后,都想不到最后刘恒能够成为皇帝,更想不到刘恒会成为赫赫有名的汉太宗孝文皇帝。
如果刘邦知道自己的四儿子刘恒成为皇帝,他会有什么反应呢?如果刘邦知道刘恒成为皇帝,肯定先是吃惊,再是感觉到欣慰。
汉高祖刘邦一共有八个儿子,分别为皇长子齐王刘肥、皇次子汉惠帝刘盈、皇三子赵王刘如意、皇四子汉文帝刘恒、皇五子梁王刘恢、皇六子淮阳王刘友、皇七子淮南王刘长、皇八子燕王刘建。众多皇子中,刘恒在中间,正好处在爹不疼娘不养的位置。
皇长子刘肥已经成年,获封最为发达的齐国。皇次子刘盈是嫡长子,获得了储君的位置,日后成为汉惠帝。皇三子刘如意是刘邦最喜爱的儿子,获封了富庶的赵国。皇五子刘恢和皇六子刘友在刘邦心中的地位肯定要高于刘恒,获封的封国也要好于刘恒。皇七子刘长由吕后抚养长大,获封了淮南国。皇八子刘建做为小儿子,地位也要高于刘恒,封到了燕国。
刘邦非常不重视这个低调的儿子,吕后同样不重视。吕后掌权之后,除掉了与刘盈夺嫡的戚夫人母子,使得齐王刘肥郁郁而终,逼死了皇五子刘恢和皇六子刘友,杀死了皇八子刘建唯一的儿子。最终,只有受到吕后宠爱的皇七子刘长和低调的皇四子刘恒躲过了吕后的屠刀。
刘恒和薄姬非常明白自己的处境,也不想掺和到各种政治斗争中。翦灭诸吕时,刘恒根本没有参与。最终,功臣集团和刘氏宗亲看中了低调的刘恒,拥立其为皇帝。刘恒从得知自己将会成为皇帝那一刻起,就决定当“政治不粘锅”,一直到他成为真正的皇帝。
刘恒继承大统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也出乎了刘恒自己的意料。刘襄、刘章、刘兴居、刘长等人根本没有想到会让刘恒捡了便宜。正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把刘恒放在眼中,刘恒才能够渔翁得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最后会是刘恒成为皇帝,刘邦在位之时恐怕脑海中从来没有刘恒成为皇帝的画面。所以当刘邦得知刘恒成为皇帝之时,肯定会非常诧异,也会觉得不可思议。
刘恒当皇帝除了出乎意料之外,还和刘邦所尊奉的“法统”不匹配。刘邦最后之所以没有废黜刘盈,就是在意嫡长子继承制。刘恒既非嫡长子,也不是长子,更不是爱子。从礼法上来说,刘恒不可能成为皇帝。无论是嫡长子继承皇位,还是长子、爱子继承皇位都是父死子继。刘恒获得皇位的方式不是父死子继,而是兄终弟及。
不光刘邦会介意兄终弟及这种皇位传承方式,刘恒自己本人也非常介意。刘恒当皇帝之后,一直想让自己的皇位完全合法化。从这个角度来看,刘邦知道刘恒登基之后也会感觉得诧异。诧异和不可思议之后,刘恒肯定会感觉到欣慰和满意。
从历史发展的历程来看,刘邦八个儿子中,刘恒最有才能、最适合当皇帝,也最能够践行无为而治。汉惠帝已经有过皇帝的经验,整体效果却一般。汉惠帝不算是昏君,也不算是贤能之君。淮南王刘长性格刚猛,不是皇帝的人选。皇五子刘恢在危难之际,不能调节自己选择自杀,可见他的抗压能力一般。皇八子刘建寿命过短,也不适合当皇帝。
刘恒当皇帝之时,并没有掌握国家大权。但是,刘恒在短时间内就摆平了刘氏宗亲和功臣集团,将国家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汉武帝、汉宣帝等起初都没有掌握大权,但是他们的“夺权”历程要超过汉文帝。汉文帝从一个傀儡皇帝到掌握国家大权,仅仅用了一个晚上。汉文帝虽然是一个低调的皇帝,却非常有手腕。汉文帝的手腕,比起刘邦有过之而无不及。
刘恒利用出色的政治手腕,摆平了功臣集团和刘氏宗亲,使得汉家天下真正稳定下来,避免了步秦国的后尘。刘恒可谓真正的挽救大汉于危难之际,使得汉朝成功地渡过了二代危机。刘邦最担心的是刘氏江山。只要刘氏江山稳定,刘邦可以舍弃一切,哪怕是自己的爱妻爱子。刘盈没有稳定汉室江山,刘恒却稳定刘氏江山。吕后和刘盈没有做到的事情,刘恒做到了。刘恒稳定了大汉江山,让刘邦可以在九泉之下名目。
刘恒不仅稳定了大汉江山,而且还让大汉江山稳定发展。刘恒登基之后,采取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励精图治、废黜肉刑、厉行节俭、约法省禁。汉朝逐渐恢复了实力,创造了有名的文景之治,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汉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仁慈的皇帝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明君。中国历史上,没有几个皇帝比汉文帝更加出色。
如果刘邦有前后眼,知道四儿子刘恒如此优秀,肯定会废黜皇太子刘盈和皇三子刘如意,立四儿子刘恒为皇太子。当刘邦知道刘恒如此优秀,一定会非常欣慰,一定会非常满意这个儿子,也一定会感谢这个低调的儿子。
copyright 2019-2020 聚答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16363号 大地主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