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如果不小心漂离的飞船,回到飞船上的方法有很多,但前提条件是宇航员还活着。
2006年,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把一件废弃的航天服改造成一颗临时卫星,随后丢出空间站。
航天员改造的这件航天服被称为“航天服卫星-1号”,经过重新设计后成为一颗临时卫星,也是历史上最怪异的卫星之一。
航天服卫星-1号由宇航员比尔-麦克阿瑟和瓦莱丽-图拉尔抛出空间站,他们正准备进行为期6个小时的太空行走。
当时俄罗斯宇航员认为应该将废旧的航天服改造成有用的卫星,这件俄制“奥尔兰-M”宇航服中安装了无线电发射器、全球定位系统接受器、语音合成器、几个传感器和三节电池。
在经过简单的改完之后,宇航员还把“卫星服”塞满了废旧衣服,把它支撑起来,让它看起来像个人的模样。
丢到太空中以后,这颗临时卫星使用6种语言向世界各地的无线电爱好者进行广播,很多国家的学生记录下“航天服卫星-1号”播放的信息。
但是因为没有动力源,航天服卫星1号在环绕地球飞行几周后出现故障,在坚持了两周以后,这颗临时卫星坠落地球大气层,最后在澳大利亚南部上空燃烧殆尽。
假如航天员在太空出舱后,如果不小心漂离了空间站或飞船,会怎样呢?
想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太空行走,为什么要在太空行走。
什么是太空行走?太空行走又称为出舱活动,是载人航天的一项关键技术,是载人航天工程在轨道上安装大型设备、进行科学实验、施放卫星、检查和维修航天器的重要手段。
要实现太空行走这一目标,需要诸多的特殊技术保障。
1965年3月18日,苏联发射载有别列亚耶夫、阿里克谢·列昂诺夫的“上升”2号飞船,阿里克谢·列昂诺夫进行了在离飞船5米处活动了12分钟,从而成功实现了人类第一次在太空的出舱活动,这次太空出舱活动使理论付诸实践,从此真正打开了太空的大门。
太空行走的意义以苏联为例,1965年3月苏联航天员阿里克谢·列昂诺夫第一次由“上升”2号飞船飞出舱外时,其目的有两个:
一是在载人航天活动中进行一次技术性的突破,
二是使苏联在航天技术方面走到了美国前边,在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而今,而太空行走主要有六大用途:
一是在太空组装、扩建空间站;
二是在太空维修、维护航天器;
三是回收、维护与释放卫星;
四是完成一些科研任务;
五是进行紧急太空救援;
六是载人登月和载人登火星等。
美国曾通过太空行走修复了刚一发射上天就出现重大故障的“天空实验室”空间站,使它“起死回生”,还通过太空行走5次维修“哈勃空间望远镜”等卫星,使它们延年益寿。
所以,太空行走(出舱活动)是人类探索宇宙必要的方法,可是,第一个登上太空的并不是人,而是一只狗。
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不是人,而是一只狗在苏联载人航天之前,由于技术不成熟,航天器都是单程的,所以没有办法让航天员进入太空,而是为了验证太空飞行的安全性,1957年11月3日,苏联首次将活物发射上太空,而当时唯一的“宇航员”是一只名叫莱卡的狗。
虽然目的是为了测试人类太空飞行的安全性,但是对于莱卡来说却是一次毫无疑问的自杀之旅。
莱卡是一只雌性流浪狗,是卫星发射前一周从莫斯科大街上捡回来的,为了让莱卡尽快适应太空旅行,针对它做了很多太空训练。
太空训练包括长时间站立不动、习惯营养胶喂食、穿太空服、被放入就如在发射中的火箭的模拟器、搭乘离心机模拟火箭发射时的高加速度,并逐渐缩小笼子,这一切都是为太空舱的限制做好准备。
莱卡升上太空的消息曝光后遭到了巨大的国际舆论谴责,对此苏联媒体称:“我们热爱狗狗,莱卡的牺牲不是为了表现残忍,而是为了全人类。”
一名官员在2002年泄露了真相:莱卡在起飞后几个小时内就因恐慌和过热而死亡。
五个月后,莱卡乘坐的飞船在重返大气层时被烧毁。
因为莱卡的牺牲,让苏联科学家收集了很多重要的数据,为今天的航天事业提供了重要的改善方向,如今人类能在太空行走,也要感觉莱卡的光荣牺牲。
随着几十年后,人们不但可以翱翔在太空之中,甚至可以在太空中行走,都是科学家们努力的结果,那么,太空行走难吗?
太空行走:荣耀与危机并存1965年3月18日,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即将作为第一个进行太空行走的人而载入史册。
当气闸舱的空气被排净,他打开舱门,但苦于手边缺乏可利用的操纵装置,列昂诺夫出舱以后用手推了一下把手,结果在绝对失重漂浮的情况下,他就快速地转起来,导致他的身体被供氧软管缠住。
虽然他费了很长的时间才将身体摆正,突然他发现自己的宇航服膨胀得像个气球,他赶紧想回到飞船上,可是由于宇航服太胖了,他挤不进过渡舱门了。
想到自己可能永远飘在太空,列昂诺夫不禁冷汗横流,心律一下达到每分钟190次。
最后,他把宇航服的压力降低到危险极限才勉强钻回飞船,从发现宇航服膨胀到关闭舱门前后不过210秒钟,列昂诺夫的体重却一下减少了几公斤,每只靴子里都积聚了3升汗水。
由此可见,太空行走虽然没有发生过死人的事件,但太空行走绝对是一件危险的工作。
另外,舱外环境十分恶劣,必须使用复杂而可靠的出舱活动系统来克服空间环境的影响,如果出舱活动系统中某个重要部件出现故障,就有可能危急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而一旦宇航员漂离了飞船,后果不堪设想,这种时候,有几种方式可以帮助宇航员返回到飞船上。
太空行走的形式宇航员在出舱前,都要花上很长的时间更换宇航服,还有一些出舱时的工具,当宇航员发生漂离的时候,这些工具就能第一时间把宇航员送回飞船,而航天员的出舱活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脐带式,一种是自由式。
1、脐带式
采用“脐带”式进行出舱活动时,航天员会通过一根“脐带”跟载人航天器相连。
这条“脐带”有两个作用:
一是提供生命保障功能,航天员在舱外所需要的氧气、压力、冷却工质、电源和通信等都是通过“脐带”由载人航天器提供的;
二是起保险作用,防止航天员漂离载人航天器太远而回不来。
带子一般不超过5米,可以保证带子不会绕在一起,所以“脐带”式出舱活动都不会离载人航天器太远。
由于脐带不能过长,所以航天员只能在飞船附近活动,如果航天器走远了则容易使脐带缠绕,从而发生意外。
2、自由式
为了让宇航员更便捷的出舱活动,科学家后期发明了一种可以装在航天服背后的便携式环控生保系统。
航天员出舱后与飞船分离,由于身穿舱外用的航天服,背着便携式环控生保装置,以及太空机动装置,航天员可到离飞船100米远处活动。
实际上,舱外航天服及便携式环控与生保系统是一个微型载人航天器,它保证人的周围有适合的压力,有通风供氧,有温湿度调节,使航天员在服装内正常生存,并能进行太空作业。
可以说,航天员在出舱时,运用了任何一个方式的行走,最终都可以回到飞船上。
万一宇航员不能回到飞船上,后果不堪设想太空行走,虽然是做了充足的准备,但凡事无绝对,在太空中有太多的未知。
相对更安全的应该还是脐带式行走,就算宇航员被空间杂物撞击,链接宇航员和飞船的绳子还在,能快速拉住绳子返回飞船。
而自由式的虽然灵活,但是当被空间杂物撞击后,宇航员很可能以一个恒定的速度漂离。
在高速漂离甚至旋转的情况下,就算有助推器,还是有可能超过飞行的最大行程,一旦超过了最大行程,宇航员只剩下7个小时等待救援或自救的时间。
在7个小时内,宇航员可以选择恒定在一个位置,等待着飞船绕一圈回来,但是绝对的飞行轨迹很可能让宇航员摸不着。
另外就是等待地面派人太空搜救,这种概率不是很高。
如果7个小时没有得到救援,航天员就会因氧气耗尽而活活被憋死。
宇航服一旦失去了保护作用,就要面临零下几百度的超寒气温,一瞬间就会被冻成冰人,在几个月的漂流中,最后会被地球引力捕获,随后落入大气层,燃为一片灰烬。
除此之外,太空处于真空状态,没有大气层的保护,温度变化很大,太阳照射时温度可高于100℃,无阳光时温度可低于-200℃,同时存在各种能伤害人体的辐射。
所以,一旦漂离了飞船,不能在7小时得到救援的话,对于宇航员来说,只剩下恐惧和死亡。
结语:我国自主研制的机械手臂,已经彻底解决了航天员会漂离空间站的问题。
机械臂就像一个大人的双手一样,时刻保护着中国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这一切,都是科学家和航天人艰苦奋战得来的,我们足矣为此骄傲。
copyright 2019-2020 聚答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16363号 大地主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