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饮用水的生产、储存、输送和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细菌种类的影响。其中一些细菌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对此需加强对饮用水中细菌总数的监测。下面将从细菌总数的定义、检测方法和控制手段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 细菌总数的定义
细菌总数是指水样中所有细菌的总数,包括有益、有害和无害的,因此细菌总数不能作为直接的健康指标。通常情况下,细菌总数越高,说明水样中存在的污染越严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措施,确保饮用水质量达到标准。
2. 检测方法
饮用水中细菌总数的检测通常采用培养法。培养法分为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两种。其中液体培养法采用无菌培养基,根据菌落计数法来计算细菌总量,而固体培养法则将无菌培养基转移到一定体积的水样中,然后进行菌落计数。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细菌总数检测时,还应注意水样采集、保存、运输和实验操作的无菌操作,避免人为污染和误差的产生。
3. 控制手段
针对饮用水中细菌总数过高的情况,应该采取相应的控制手段,确保水源的水质达到安全标准。常见的控制手段有:
(1)对水源进行处理:在水质达标的基础上,通过加氯、臭氧或紫外线杀菌消毒等方法,去除或减少水样中的细菌总数。
(2)对水体进行管理:加强水体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如加强水源保护区的管理,减少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等污染源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
(3)加强监控:定期对饮用水源、供水管道和水质进行检测和监控,及时发现水源污染情况和异常情况,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处置。
综上所述,细菌总数是饮用水中一个基本的指标,能够反映水源水质的情况。因此,需要严格控制饮用水中的细菌总数,对水源进行科学管控和监管,确保人民群众饮用水的安全和卫生,维护公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