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检测仪器校准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9日 11:59
标签: 校准| 仪器| 计量

计量检测仪器校准是保证仪器精度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质量控制体系的关键。计量检测仪器校准可以确保仪器输出的结果符合规定的准确度、精度以及稳定性等要求。本文将针对计量检测仪器校准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

一、计量检测仪器校准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计量检测仪器是指用于定量测量物理量的仪器和设备,主要包括各类计量器具、分析仪器、测试仪器等,它们的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是指用标准物件或标准仪器与被校准物进行比较,以确定被校准物的误差,并对它作出调整的一种操作。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被校准物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之适用于某一特定的测量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各种计量检测仪器因为使用环境、使用方式以及时间等因素的影响,都会存在各种误差和漂移的情况,因此,需要通过期间性或者定期的校准来保证仪器的精度和稳定性。这也是计量检测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二、计量检测仪器校准的方式和方法

(一)检查校准

检查校准又称对照校准,是一种简单的校准方式,它是根据被校准物的技术要求以及生产厂家的建议,通过与标准物件或标准仪器进行比较,来检查被校准物的准确度和稳定性。如果被校准物的误差比较小,基本上可以认为是正常的。

(二)一次校准

一次校准是指对于某些精度和稳定性要求比较高的计量检测仪器,在投入运行之前需要进行一次全面的、较为详细的校准。一次校准主要是采用标准物件或标准仪器进行比较,并对被校准物进行维护和调整,以保证其在标准状态下的精度和稳定性。一次校准的耗费时间较长,但能确保被校准物达到较高的精度。

(三)定期校准

定期校准是指对计量检测仪器在规定的时间或使用次数到达一定时间节点时进行的校准。定期校准的时间应根据被校准物的使用情况,以及标准物件和标准仪器的变化来定。定期校准是一种保证被校准物精度和稳定性的重要措施。

(四)复校

复校是指在被校准物的出现问题或者发现被校准物的误差明显增大时,对其进行的二次校准。复校主要是为了修正已经发生的误差,防止误差的持续扩大,保持被校准物的精度和稳定性。

三、计量检测仪器校准的流程

计量检测仪器校准的流程包括准备、校准操作、结果处理和记录四个步骤。

(一)准备

首先,应当明确被校准物的性能和技术要求,在校准前仔细检查被校准物的外观、电路和检修记录,保证被校准物无损伤、接线和焊点无短路、虚接或开路情况,并能正常工作。其次,要准备好标准物件或标准仪器,并确保它们精度和稳定性达到要求。

(二)校准操作

校准操作是根据被校准物的技术要求以及相应的标准物件或标准仪器进行比较和维护的过程。在校准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校准时应注意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选择恰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2.根据被校准物的性质和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标准物件或标准仪器,保证其精度和稳定性符合要求。

3.在校准前应进行预热,使被校准物和标准物件或标准仪器达到相应的温度平衡。

4.校准操作应按照被校准物的技术要求和校准程序进行操作。

(三)结果处理

对于校准的结果,应当严格按照被校准物的技术要求进行判定。在判定结果时,一般采用比较法、插值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保证被校准物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四)记录

校准记录应该详尽、准确、规范,记录内容应包括被校准物的基本信息、校准操作的方法和步骤、校准结果的判定以及检测员签名等信息。并将校准记录整理归档,以备查证。

四、总结

计量检测仪器校准是保证质量控制及技术量测的关键环节,也是保障技术质量的关键步骤。通过有效的校准操作,可以保证计量检测仪器的精度和稳定性,保证技术量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计量检测仪器校准应当得到充分的重视,建立科学合理的校准制度和操作流程,确保被校准物始终保持在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