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的检测执行标准和检测项目以及检测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23年6月13日 05:00

狂犬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致命性疾病,主要通过犬、猫等动物的咬伤、抓伤等途径传播给人类。狂犬病的检测 标准通常分为两种:病例标准和实验室标准。

病例标准分为两类:一类是临床诊断标准,即通过病人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如发热、狂躁、不安、恐惧、背痛、恶心、视力障碍,同时出现脑脊液和血液中病毒抗体阳性等指标,来确定病例是否存在狂犬病病毒感染可能;第二类是病理诊断标准,即通过脑组织检查来确定病例是否存在狂犬病病毒感染。

实验室标准则是通过检测病毒得出是否感染狂犬病,具体检测项目包括:

1.抗体检测:通过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水平来判断是否感染狂犬病病毒,抗体检测可以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血凝试验等方法。

2.病毒检测:通过采集病人血液或脑脊液等样本,经过RNA/DNA抽取和PCR扩增等方法,来检测病毒是否存在。此外,还可以通过病原学检测、细胞学检测、光学显微镜检测、电镜检测等方法进行病毒检测。

检测注意事项包括:

1.检测时间:狂犬病检测最好在病人感染后10天内进行,因为病毒需要一段时间才会在体内扩散。

2.样本采集:采样时需要严格遵守消毒规范,避免把血液输送到非狂犬病疫区,同时避免使用过期的采样器材。

3.标本储存:在进行检测之前,样本需要冷藏或冷冻储存,避免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样本受到其他细菌影响。

4.检测方法:不同的检测方法在灵敏度和特异性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狂犬病的检测需要严格遵守标准,样本采集、储存和分析需要加强质量控制,以确保最终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