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设用地土壤污染检测中,执行的标准主要包括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国家层面主要是通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建设工程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技术导则》来界定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的标准。地方层面则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国家标准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国家标准:
1.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是国家环境保护部颁布的关于土壤中各种有害物质的限制浓度的标准。在建设用地土壤污染检测中,需要根据检测结果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进行比对,判断是否存在污染。
2.建设工程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技术导则
《建设工程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技术导则》是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制定的专门针对建设工程用地的一份技术导则。其中包括了检测项目、方法、分析、评价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以及相关标准和规范。
检测项目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的检测项目一般包括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土壤理化性质等维度的检测指标。
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
1.挥发性有机物
2.半挥发性有机物
3.多环芳烃类化合物
重金属主要包括:
1.铅
2.汞
3.镉
4.铬
5.铜
6.锌
土壤理化性质主要包括:
1.土壤pH值
2.有机质含量
3.土壤质地
4.颜色
5.碱解氮含量
6.全氮含量
7.速效磷含量
8.速效钾含量
检测注意事项
1.样品的采集应当具备代表性,不同污染源的土壤和不同土壤层深度的土壤应当分别采样,并且采样时应当注意避免污染。
2.在实验室中进行前处理时,应当注意减少干扰因素的影响,例如在采集、储存、运输和处理等每个环节的过程中都需要进行严密的控制。
3.在分析结果后,应当根据国家的限值标准进行判断,以便我们确认是否为严重污染区域,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开展环保项目治理等工作。
4.在巡查和监测时,应当建立科学的计划和方案,以便我们能够更为有效地发现异常情况,随时及时报告上级,加大监督执法力度,确保地环境质量的持续和稳定改善。
总之,对于建设用地土壤污染检测,要做到规范、科学、严谨,建立标准数据体系,掌握正确的采样、前处理和分析方法,以期达到科学、可靠、对照性强等准确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