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蛋白含量测定方法

发布时间:2023年9月16日 04:45

蛋白是指生物体内所有蛋白质的总量,包括结构蛋白、酶、激素等。对于许多实验室实验,如血浆或组织样本研究等,需要测定总蛋白的含量。下面将介绍三种通用的总蛋白测定方法:比色法、生物学结合法和电泳法。

一、比色法

比色法也称为重铬酸盐法,是一种测定总蛋白含量较为常用的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将总蛋白与重铬酸钾配合成深蓝色络合物,并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吸光度。通过比较试样吸光度与给定标准曲线所得到的标准吸光度值之间的差异,可以测定出样品中的总蛋白含量。

比色法操作简单,需要的试剂和仪器较为简单易得,因此广泛用于临床、实验室和生产中的总蛋白测定。

二、生物学结合法

生物学结合法是测定总蛋白含量的另一种方法,也称为低滴定维生素K不活化总蛋白法。它将硫酸铜与蛋白质结合,生成Cu-protein,再通过低滴定量的EDTA去除硫酸铜中的自由Cu2+,从而避免了EDTA对蛋白质的影响。最后,将EDTA与已知浓度的维生素K-酮血凝素V作用,可以得到除与EDTA结合的氧化还原剂外所有的自由V。测定得到的自由V与标准曲线上的值匹配,从而推算出蛋白质的含量。

与比色法相比,生物学结合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精度。但是,操作较为烦琐,需要使用更多的试剂和仪器设备。

三、电泳法

电泳法是另一种测定总蛋白含量的方法。它通过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上分离和检测蛋白质。蛋白质分子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移动速度与分子大小和电荷相关,电泳法通过将蛋白质分子从凝胶上溶解出来,再用光学测量或染色的方法定量,从而得出样品中的总蛋白含量。

电泳法通常用于分离和测定组织样品中的不同蛋白质,可以检测样品中多种蛋白质的含量。它的缺点在于操作较为繁琐,需要使用更多的试剂和仪器设备,同时需注意处理样品前的特殊要求。

在选择总蛋白测定方法时,需要考虑样品的性质、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设备和试剂的可用性以及研究所需的信息等因素。在实践中,不同的方法可能得到略微不同的测量结果,因此,经常应用标准曲线以消除这种差异。总之,在实验室研究中,选择适当的总蛋白测定方法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解释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