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主食,但是因为生产过程中可能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着质量上的问题,影响大米的品质和健康。因此,对于大米的检测尤为重要。那么大米检测怎么样呢?接下来,笔者将从大米的检测内容、方法和标准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大米的检测内容
1. 外观质量检测。外观指征包括色泽、光泽、形状、大小、外观缺陷等。包括五种外观质量指标是方形/圆形度、颗粒长度、颗粒短粗比、透明度、和碎米率。
2. 品质成分检测。包括米粒品质成分和理化指标等。米粒品质成分指征包括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淀粉含量、氨基酸等。理化指标指征包括滑动角度、弹性、黏度等。
3. 农药残留检测。农药残留是指用于农田治理、病虫害防治的杀虫剂、杀菌剂以及除草剂等对水稻产生的残留物质。在国内,为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在销售大米前,必须进行农药残留检测。
4.微生物检测。常见的大米微生物污染细菌有霉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而影响米酵素活性的微生物主要包括酵母、感光酵母、酵母菌。
二、大米检测的方法
1. 目测法。目测法是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大米的外观情况,如色泽、光泽、形状、大小等,然后将外观数值化,从而判断大米的质量。
2. 化学分析法。这种方法是指通过对米粒品质成分、理化指标等的化学分析,来判断大米的质量。
3. 酶法。酶法是指通过测定米酵素活性来判断大米的品质。
4. 微生物学检测法。这种方法主要是研究食品的微生物种类、数量、生态学行为和生理生化特性等,通过纯化、培养、鉴定多种大米中微生物种类,来判断大米的质量。
三、大米检测的标准
1. 暴力检验方法。暴力检验方法主要是适用于粗提和制削和加工方式,可以检测出颗粒形状规则度、外观质量、碎米等指标,但方法过于单一,只能针对特定的生产方式进行检测。
2. 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有助于维护大米的质量和安全,推进大米的科学管理。《GB/T 17891-2019 大米》作为国内大米质量的标准文件,细致而全面地规定了大米的质量指标,包括颗粒外观、米形度指标、农药残留、微生物学等,对于保证大米的质量和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大米的检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通过检测不仅可以判断大米的外观和品质成分,还可以检测和控制大米中农药残留和微生物污染等情况。各种测试方法的出现也为大米检测的科学化、准确化提供了保障,并能够制定相应的标准,使得大米质量得到更好的保证。然而,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如何选购安全可靠的大米更应该依靠具有严格检测级别和优良口碑的品牌,这种方式更加简单并且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