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应聘用人单位时,有权知道的事项有哪些?
查看6个回答
6人回答

从法律角度来讲应做到以下几点:

1.查询该公司工商信息,是否正常经营,可通过企查查、天眼查查询到企业登记信息。

2.了解与劳动合同相关的是想:主要是工作岗位、工作时间、劳动报酬、工作场地、福利待遇等事项

3.了解该岗位与自己应聘的岗位是否一致,是否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如果遇到用人单位从事传销等违法范围行为,及时报警处理,如果公司正常静音,但是不跟你签定劳动合同,不购买社保的,加班但不支付加班工资的,有权

查看详情

2020年6月5日 02:13

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家:

一、对用人单位的了解,包含

了解用人单位的名称、性质,业务范围,地址,以及我工作内容和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等情况。其中,工作内容包括我的工种、岗位等,这是判断自己能否胜任该项工作、是否愿意从事这项工作的关键信息;另外还有工作时间,也就是我每天应工作的时数或每周应工的天数,同时还要了解休息休假的时间,特别是享受带薪年休假的时间等方面。

二、对劳动合同的了解

查看详情

2020年6月6日 07:17

一个新人应聘用人单位,需要审时度势,理性了解单位各种信息。

即将应聘一个单位,应聘人员都会希望能全面了解一家公司,恨不得是挖地三尺。心情可以理解,但方法却要适当和理性,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侵害性的风险。

曾经有一位候选人,看重某家公司,但对这家企业了解甚少。除了公司公开信息以外,他通过朋友各种关系,私下了解公司都有什么样的股东背景,一些供应链、甚至客户的信息,更有人通过小道消息,打听领导者之间的

查看详情

2020年6月4日 11:09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八条中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互负告知义务。

用人单位要如实地将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执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告诉劳动者;

劳动者也不能隐瞒学历、技能等相关个人信息。这是为了使订立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比较全面地了解对方后,再签订劳动合同,以避免劳务纠纷的产生。

查看详情

2020年6月10日 03:45

不想工工作,但我出来工作,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挣钱,让我接下来不用在工作。

面试工作,我们不仅仅需要知道那些事情是我们需要知道的,更需要做一些准备。1.公司的企业文化,。2.看看公司的业绩,及营业方向3.了解一下企业的性质,如国企、民企或外企,如果是外企的话是哪个国家的企业,是合资还是独资,要知道不同国家的企业特点也不一样。4.看一看你所应聘企业的那个岗位的招聘广告,仔细了解一下要求和岗位描述。5

查看详情

2020年8月11日 10:39

1、社保缴纳情况

2、岗位要求

3、签订劳动合同

4、公司休假福利及其他福利

5、公司薪酬制度

6、公司管理体系

查看详情

2020年6月24日 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