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为曹操洗白,诋毁刘备,却忽略了曹操的残暴,刘备得民心的原因?
查看24个回答
24人回答

我认为曹操所奉行的是“宁愿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的行事风格更符合现在这个浮躁和功利的社会!

曹操,乱世之奸雄,一生之中,险象迭生,却愈战愈勇,最终一统北方。而刘备屡败屡战,几经沉浮,最终大器晚成,成为汉中王!两者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遭遇挫折困难无数!但处理困难与逆境的风格与方式却不尽相同。

面对困难与逆境,曹操奉行“愿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的风格,即在人生逆境中想尽一切办法东山再起,哪怕舍

查看详情

2020年6月11日 22:28

前言:乱世三国,出现了很多非常有名气的人物,比如:桃园三结义:关羽,刘备,张飞,还有一代枭雄曹操。其实无论在哪个时期,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胜利者永远被赞颂。

曹操并不像人们口中的那样十恶不赦,老奸巨猾,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

第一,孟德其实是一个“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的人,历史学家评论孟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角度出发,就会有不同的结论,哪里有“洗白”一说?难不成您看到

查看详情

2020年6月11日 18:54

三国演义是蜀国的后人编写的。杜撰了很多歌颂刘备诸葛亮的故事,又杜撰了很多贬低曹操的情节,还把大英雄周瑜描写成了度量峡窄的人。既然是演义,故事很多,不是历史的真实反应。

查看详情

2020年6月9日 19:13

说实话“宁可死徐州,不愿活益州”曹操在徐州屠城,死了就死了。刘备在益州,那是把益州的钱全都自己拿了,他吃香的喝辣的,益州“面有菜色”简直就是活受罪。

查看详情

2020年6月11日 22:35

曹操屠徐州是个严重的败笔,很多人分析张邈陈宫反叛,什么都想到了,唯独没有想到这个影响。

不要跟我说曹操屠城,陈宫他们守家,他们怎么知道这种蠢问题,也不要说什么屠城和反叛同时进行,三国志清清楚楚写了,老曹杀了一圈人以后,吕布才占了濮阳,急忙回兵。老曹屠的不是一个城,而且其中几个城离兖州,尤其是陈宫驻守的东郡非常近,杀那么多人,陈宫想不知道都不可能。

张邈陈宫那都是什么人,义士,尤其张邈包括其弟张超,从其

查看详情

2020年6月9日 20:07

谢谢邀请

自古以来,大忠似奸、大伪是真。曹操和刘备的处事原则截然不同,有的人喜欢曹操,也有人喜欢刘备。

我也喜欢曹操的真实,但是曹操就不虚伪么?

刘备仁义,就算大伪至少终其一生都恪守这一处事原则吧!

没称帝之前我就不说了,需要仁义来笼络人心。面具戴久了,有时候会不想摘的。因为他胸怀天下,在一统之前至少是不肯摘下来的。每个人都戴着面具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以求达到自己的目的。

有的装一时,有的装一世。刘备既然装了

查看详情

2020年6月10日 11:22

我年轻时也跟风喜欢曹操,崇拜狼性,做事讲究攻击性。在社会上打拼多年明白一个道理,我不是曹操,更像是曹操屠杀的徐州百姓;我不是狼,更多的时候是被狼吃的绵羊;我不是攻击者,大多数时候都在被动防御;有很多人说我不创业,但大多数人都死在路上了,成功的有几人;有人说我不好好学习,全国的优秀大学才有几所,所有研究生博士生加起来占14亿人的几分之一呢,大多数和我一样只是普通本科。所以我想说,喜欢曹操风格的那些人

查看详情

2020年6月9日 12:44

不是正史,是小说及民间艺人夸大和神化历史。

查看详情

2020年6月10日 00:05

仁义是可以伪装的,甚至比残暴更容易伪装

查看详情

2020年6月9日 19:37

之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曹操而反感刘备,并不是因为曹操比刘备仁慈,而是因为曹操比刘备坦荡!

曹操是真小人,卑鄙的明明白白;刘备则是伪君子,做坏事做的藏着掖着,结果该干的坏事一件没少干!

成年人在社会上吃够了虚伪小人的亏,就越发的反感刘备这种笑面虎,伪君子!

查看详情

2020年6月10日 09:00